最近变了,闲来无事,喝喝酒,听听别人的故事,像听一段段不会重复的说书。我喜欢说少听多,抛出问题,不再和别人争的慷慨激昂,面红耳赤。
他们的话我会仔细地听着,即便很多和自己无关,不会再渴望一个聚会就是围绕着自己转,只允许自己表达,那其实很乏味无趣。如果大家都围着你讨论话题,那肯定是恭维你,或者语重心长地批判你,倒不如坐在靠角落里,倾听他们的一番见识,一生故事。
青春的时候我们都很倔,倔到可以没朋友,无亲人,驳父母,年轻时也很无知,冲动就是无知的表现,会在一个酒场上和别人杠起来,骂到打架,头破血流。后来我们终于明白了许多,经历使我们认清了自己和很多原本简单的事情,做人要忍,让,宽!
曾经我们不会品味道理,不懂聆听真谛,比如别人说一句话,我们想到的是怎么反驳。我们认为自己都懂,认为别人说的道理就是心灵鸡汤,其实不全然,既然别人做到了某些你完成不了的事情,那么就有你可取的地方。反对别人并不能树立自己,虚心好学才能成就自己。
后来思考的更深,没有人活得容易,没有人愿意过得辛酸,其实我们是先原谅了别人,才原谅了自己。和生活和解,才发现了年少时所认为的和世界的冲突,不过是一个无知渺小的小和尚拿脚去踹一个大佛,而佛祖的内心和外表都是纹丝不动的,等我们渐渐明白了,也就接近了世界的内核和做人的本质。
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