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孤城守疏勒
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回家。
故事发生在东汉,主角叫耿恭。耿恭是将门之后(东汉开国元勋、一代名将耿弇之侄),在他小时候,父亲耿广就去世了,从此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史称他“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在两千多年前,当耿恭带着自己仅存的几十号人,站在城墙上,看着数万匈奴铁骑,想着远方的家乡的时候,他一定没有想过,他还能踏上回家的路。
一、征西域降车师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大汉王朝将西域作为自己的核心利益来经营维护,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神勇的西汉将士多次重创匈奴,令匈奴闻风丧胆。但西汉覆亡后,匈奴卷土重来,西域各国也生出二心,蠢蠢欲动。
东汉明帝时期,国力有所恢复,便开始重新经营西域。
73年,窦固等四路大军出击北匈奴,窦固拿下哈密盆地,班超开始南巡天山南道各国,但天山北道仍在北匈奴手中。汉匈相安无事一年多。
74年,窦固再率大军出击北匈奴,攻打车师国(位于吐鲁番盆地),这是匈奴进入西域的关键枢纽。汉军深入敌境5百里,斩首数千级。车师后、前王降,西域的咽喉之地车师国归东汉所控制。
75年2月,窦固大军班师回朝,为了维持对西域的控制力,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府,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司马耿恭为戊校尉,屯驻后车师天山北部金蒲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乡),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谒者关宠为己校尉,屯驻前车师天山南部柳中城,各设置驻军数百人。
二、救车师守金蒲
北匈奴不甘失败,公元75年3月,东汉大军刚刚撤回国内,匈奴2万铁骑就卷土重来!匈奴先杀到车师国都城,耿恭分兵300人前去驰援车师国。没想到,这300人还没到车师,就被匈奴团团包围。300壮士厮杀了一天一夜,最后全部战死。
3天之后,车师国被攻破,车师后王战死。匈奴马不停蹄,马上挥师金蒲城。形势急转直下。耿恭只有几百多人,独自面对2万铁骑!
耿恭临危不惧,他提前让士兵准备好毒箭,匈奴兵临城下之后,耿恭大喊一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但是匈奴不信邪,滚滚铁骑洪流遮天蔽日。汉军伺机放箭,匈奴人中箭之后,伤口溃烂剧痛,流血不止,血水像沸腾一般往外喷,这景象确实吓人。史书记载说是“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匈奴人只能收兵回营,败下阵来。到了夜晚,伤口愈发地疼,整个军营都是哀嚎声,可见那年头化学武器的恐怖,匈奴人郁闷坏了。
这还没完,更大的郁闷接踵而来。当天晚上暴雨骤降,耿恭趁机主动出击,带着40人的敢死队劫营。匈奴人毫无防备,被耿恭横冲直撞,大肆拼杀,砍瓜切菜般蹂躏了一番。匈奴惊呼“汉兵神,真可畏也!”溃败而去。
三、疏勒数月围城
耿恭心里很清楚,匈奴人还会回来,金蒲城太小守不住。于是,他趁着大胜,于5月移师要塞疏勒城(非疏勒国,奇台县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疏勒城背靠天山,南临深涧,地势险绝,易守难攻。
7月,不出所料,匈奴人果然卷土重来。这是一次耗时达数月之久的围城战。
汉军将士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生死关口:激战关、水源关、粮食关、劝降关、寒冬关、意志关。
①激战关。匈奴人仗着人多势众,悍然攻城!汉军将士顽强抵抗,哪怕匈奴人足足是他们的100倍,却愣是打不下来,反而大片大片地死伤。
②水源关。几番交战之后,匈奴人觉得硬攻代价太大,就围而不攻,并截断了城上游的水源,想要困死耿恭。很快,城里开始缺水,耿恭下令打井取水,但是井打了足足十五丈,还是没看见一点水。为了活下去,将士们只能喝露水、草汁、马尿,甚至用布包着马粪,从里面挤出水来喝。再没有水喝,大家就要渴死在井边了。耿恭亲自来到井边,长跪于地,向天祷告。奇迹终于出现了:他们竟然钻出了地下水!“飞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他们喝了个痛快,还来到城上,朝城下的匈奴泼水,戏弄匈奴。匈奴人认为汉军有神助,于是再度退军。
8月,汉明帝病故,形势更加险恶。趁大汉国丧,焉耆等北道各国叛汉,攻歼了西域都护府。北匈奴再度兴兵,柳中城被围,车师后部也再度反叛,同匈奴一道进攻耿恭。随着车师叛汉,耿恭遭遇到了更凶猛的攻城和以及最要命的后勤问题,粮食和武器供不上了。
③粮食关。随着战斗越来越残酷,坚守的时间越来越长,救兵又久等不来,城里的粮草已经消耗殆尽。粮食用完了,他们就杀了自己的战马;战马没了,就抓老鼠、吃蜘蛛;老鼠蜘蛛都吃完了,他们就把盔甲上的皮革割下来吃了,把弩上的兽筋拆下来吃了。“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宁死不降!
④劝降关。匈奴人捕获了耿恭的妹妹和其他将官的女眷,以此为要挟,在城下劝降。耿恭的妹妹,一年前嫁给了他的副将,当时正身怀六甲。城下上演着缓慢而精致的杀戮。耿恭的副将哭号怒骂,奋力向城外爬行,十几个人都摁不住他,直到耿恭用剑架在那家伙的脖子上。耿恭只是看着城下的惨剧,眼眶迸裂,流出两行鲜血。
后来,随着饥饿开始不断地杀伤汉军,耿恭最终只剩下了数十人还在坚守。北匈奴知道耿恭已身陷绝境,决定一定要闹个大新闻好好打下汉朝的脸,便又想招降耿恭,说耿恭只要投降,就让他做匈奴的白屋王,还把匈奴的公主嫁给他。耿恭想了想,答应了。匈奴大喜过望,马上让使者进城。谁知道,使者刚进来,耿恭就把他抓到城头,当着匈奴的面一刀宰了。匈奴人彻底疯了,他们像潮水一样,一次又一次冲上城墙,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打退。疏勒城依然固若金汤!
⑤寒冬关。秋去冬来,耿恭又开始遇到另一个难题,军队没有御寒的衣服。原来的皮衣,基本上都被当作食物煮着吃光了。如果没有衣服,军队就很难度过漫长的冬天。耿恭唤来部下范羌,叮嘱他到敦煌招募些勇士,并运送冬衣返回疏勒城。这是疏勒城能否坚守下去的最后的希望了!
⑥意志关。几个月过去了,大汉的军旗依然在疏勒城头猎猎飞扬!恼羞成怒的匈奴人想不明白,这些人到底在坚持什么呢?到底图的是什么?在他们的习俗中,“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打仗不过是为了图个利。天山北部其他地方,都已被拿下了,只剩疏勒孤城。天山南部的柳中城也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西域都护府将军早已全军覆没。汉朝援军踪影全无。你们明明已经断掉所有退路了,明明已经失去了所有给养,垂死的挣扎又有什么用呢?这场战争大局已定,还坚持什么呢?给你封王难道还不够收买你的吗?
耿恭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在无数个强打精神硬撑的夜晚,在无数个精疲力竭的瞬间,他都感觉自己处在崩溃的边缘。而在短暂的梦中,他仿佛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妈妈,却又常常从梦中惊醒。听着那卷地的西风,看着那天上的月亮,他总会想着:妈妈会不会每天黄昏,仍在门口抬着头踮着脚,眼巴巴地望着大路的方向,盼望着我早日回来呢?她看着油灯将要燃尽的时候,会不会也总是这样看着月亮,就像看着我呢?
从被围时开始,将士们在各自的内衣上写了家书。如果谁战死了,活着的人就替他把家书收着。在最艰难的时候,家书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支撑着他们一天天战斗下去,再活一天,再活一天,只有活下去,才有见到家人的希望!
四、拯救大兵耿恭
①明帝突然病故。
就在匈奴人围攻疏勒之时,东汉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公元75年8月,汉明帝突然病故。按照规矩,皇帝发丧期间不能出兵。所以援兵迟迟无法过来,被重重包围的疏勒城,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②帝国内部的激烈争论。
明帝葬礼办完后,援救西域一事提上日程。这是一场激烈的争论。司空第五伦以为国家新君初立,国事未定,不宜劳师远征。司徒鲍昱反驳说:“把别人置于危险之地,情势紧急时却要抛弃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试问日后匈奴犯塞寇边,陛下将以何人为将呢?如今耿、关两部人数都不足百人,而匈奴围困久而不下,由是可知匈奴人战斗力不怎么样。陛下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率领二千人的精兵,昼夜兼程,前往拯救。北匈奴的部队,久暴于野,已经疲惫不堪一战,必定不敢恋战。”
汉章帝权衡再三,最终选择出兵救人!
③驰援柳中城。
公元75年冬天,张掖、酒泉、敦煌三郡组织七千人,浩浩荡荡奔赴天山,耿恭派出来求救的范羌也在里面。公元76年正月,7千人援军杀进柳中城,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这时,柳中城守将关宠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守城战,早已心力交瘁,死于军中。
④军中歧见。
营救关宠一部的任务已经完成,是否再去营救耿恭,军队内部又出现了分歧!大部分人都认为,汉军经过千里行军,激烈大战,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疏勒城在数百里之外,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而且柳中城被困的时间较晚,他们都已全部战死,耿恭活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何况,要救援耿恭,首先必须翻越白雪皑皑的天山,此时天寒地冻,大雪满山,积雪过丈,行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光行军路上减员的人数,都会超过所拯救出来的人数,值得吗?何必要冒这个险呢?
⑤范羌翻越天山,兵赴疏勒城。
可是,范羌不同意!耿恭派他出来,就是希望他能带着救兵回去。现在,自己的兄弟就在山那边,只要翻过去,就能看到他们了。现在放弃,他不甘心。范羌顿首叩头、以死相逼、泣血哭求,全体战士无不动容,最后决定分兵二千翻越天山,前往疏勒城。
雄伟的天山山脉将车师国分割为南北两部,通往疏勒城的道路白雪覆盖,崎岖难行,更有山风呼啸,寒彻骨髓。但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每往前一步,离疏勒城便又近了一尺。
⑥十三壮士归玉门。
公元76年春天,冒着漫天大雪翻越天山的范羌,和在孤城里坚守了近一年的耿恭,终于碰面!这个时候,耿恭手下的人只剩下了26个。他们马上启程南下,匈奴人穷追不舍。
前有天山满山大雪,后有追兵如狼似虎。汉军将士且战且退,每撤退一段路程,都有人在战斗中倒下。公元76年3月,在经过200多个日夜的苦战,数百里的奔走后,玉门关面前出现了13个人影,他们拖着自己残破的身体,摇摇晃晃,“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活像一群乞丐。
玉门关守将郑众亲自出城迎接,看见他们的样子,禁不住潸然泪下。郑众慨然给皇帝上书: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后汉范晔这样评论道:“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围,至建初元年三月汉军入玉门关,前后历时一年有余。耿恭率兵孤悬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穷城。前有数万之敌,屡挫其锋;后无匹马之援,终无异志。士卒至死而不离不弃,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之。时人赞其‘节过苏武’,诚哉斯言!”他还说:“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耿恭的母亲没有等到他回来,在疏勒被围的时候就已病死家中,耿恭回家后含泪给母亲下葬。还有更多的人在回到中原后,因为严重的伤病,陆续凋零。唯独活下来的那一个人,也没有忘记用余生替死去的战友们送家书,让战友们完成最后的旅程。他死后,儿子接着送,然后是孙子接棒。这数百封家书,到他的孙子辈时,最终一一送到。当他们的家人,用颤抖的手接过这些家书的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了:在疏勒城坚守的那数百个日日夜夜里,这些英雄们最大的心愿,不是什么加官进爵名动后世,而是有朝一日,他们能够魂归故里,叶落归根。
有诗曰:
经年尘土满征衣,故园东望月明中。梦里依稀慈母颜,惊起犹听卷地风。家书一封千滴泪,城头飞雪百丈冰。忠勇不为大汉耻,万代依旧说耿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