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每天我们都在获取很多零星的知识点,说起某个领域的话题,总感觉自己懂一点点,但往深里挖,却又说不出个说所以然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一直以来我们的学习模式都是记住知识,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显然这太不现实了,如今搜索,理解,吸收才是我们应该磨练的能力,要不然我们顶多就是知识的搬运工。
今天这一篇讲清楚如何建立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
那么 为什么我们要建立知识体系?
因为有了知识体系,我们才能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才能洞察事情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行动。
建立知识体系有三个层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知识体系的建立同理。
第一境 元知识
①认识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看一本书,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先问问自己,我目前有什么劣势,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学习什么技能,学习意图到底是什么?
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判断学习资源是否匹配,才能让本就有限宝贵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②了解我们的学习对象
可以是某个学科,它有什么特性,比如对西方文学感兴趣,但作品纷繁复杂,作者众多,无从下手,这个时候一本西方文学史,就是这个领域的元知识,属于知识的知识,看完了它,我们就更清楚自己对哪个具体作家和作品感兴趣,从而做出选择
③知识源
也就是我们的学习资源,无非三种,书籍,网络,导师
书籍古往今来都是最基础最低成本的学习资源,但如今书籍鱼龙混杂,必须看经典书籍,远离垃圾书籍,因为看久了,自己的思想也会被污染
④知识黄金圆环
那选定学习资源之后,该以什么姿态去学习呢?
我们总是倾向于一上来就看这本书说了什么WHAT,但这还是属于只是搬运工的状态。
有效的知识学习圆环是:
WHY理念: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HOW逻辑:他是怎么讲的?
WHAT知识:他讲了什么?
第二境 刻意练习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并且选定学习资源之后,我们就要投入精力去攻克这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点了,这个阶段我成为刻意练习阶段。
①第一步快速找到关键词,也就是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②围绕这些关键词去进行主题阅读,一定要找经典的专业书籍,然后带着问题,你来提问,让书籍帮你回答
③知识最大公约数:对比分析所读的内容,找出共性知识点,以便后期进行深度挖掘
第三境 隐性知识
以上两个维度我们仍然在学习显性的知识,但它还不成体系,一个个的知识点只有连成线以后,才能被我们内化,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建立知识和思维模型。
①知识和思维模型: 比如时间管理模型,费曼学习法等
②知识跨界:不同领域的知识是可以互通的。
③知识行动力: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加深理解,有所改变,而不仅仅只是消遣,只有做出行动,才能让书和知识真正变得与我们有关。
先学会如何学习,再去学习。愿我们从今天起,精准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我是Yuki,也是柚子妈妈,利用碎片时间读书码字,自我精进的90后日本职场麻麻。2023,每天进步一点点。育儿先育己,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