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两千年兰州,只要有那条穿城而过、永无止息的黄河,再有那座宝物无数、价值连城的甘肃省博物馆,足矣。
黄河,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不仅仅是一条地理意义或是实物意义上的河流。它是母亲,是血脉,是奔流千年的传说,是映照历史的文明。自打爱上背包游走天下,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在飞机上、火车上,或是长途奔袭的旅程上,和黄河打过照面儿,但是只有这一次,依在兰州夜色里的中山桥上,俯瞰汤汤而来的黄河,敬意与苍凉陡然而生,挥之不去。
飞进甘肃,黄土高原赫然眼前,无树,无草,无绿色,一片片绵延无尽的黄,绵延无尽的荒凉。兰州中川机场距市区70多公里,乘机场大巴进兰州的时候,满眼都是贫瘠的黄土荒山。后来公路出行赴拉卜楞寺,一出兰州市区,也见枯黄的山丘,仿佛跌进了西部电影。
踏进兰州城内,好像另一个天地。黄土隐去不见,喧嚣热闹扑面而来。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兰州别有雄浑壮美、沧桑古朴的风情。
兰州,雄踞西北两千年。
史载,公元121年,霍去病剿匈奴凯旋,在黄河南岸修筑了兰州历史上第一座城堡,“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因此兰州又称“金城”。
两千年后,兰州依然坐落在这个东西走向的狭长河谷里,南北黄土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与黄河依偎相伴,千年相随。它的雄险,它的淡然,映进黄河,无语而歌。
兰州中山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倚桥而立,看黄河两岸朝霞似锦,暮色如画,而桥下的黄河水流虽急,却不闻声响,渐行渐远,浩荡而去。
兰州是汉唐时代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正如数不尽黄河漫卷的浪花,同样没有人数得尽兰州古城绵延千载的历史、宝物和传说。
当我在甘肃省博物馆,迎面碰上那座声名赫赫、如雷贯耳的马踏飞燕,那是我至少在历史书上、明信片里看过上千次的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粗壮圆浑而又轻盈若飞。即使是在最挑剔的专家眼里,这匹被后世称为“马踏飞燕”并举世闻名的铜奔马,每一部分也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恰如天马行空,同时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铜奔马的展厅极暗,只有一束光静静映照在奔马上,时光停顿,如梦似幻。我像个傻瓜似地张大了嘴巴,过了半晌才轻轻地问解说员:“它,真是真的吗?”那个极力掩饰着骄傲与蔑视的解说员瞥了我一眼,同样轻声吐出俩字:“原件。”
在这座博物馆里,随便找个元青花的瓶子,就最少值两个亿。在这里,属于珍贵文物和国宝级的就有近3000件。都是原件,人家这儿的解说员从来不说真与假,只说“原件”。
那种源远流长的骄傲不落痕迹,而我,没有气怨,只有惊叹。
走出博物馆,一脚踩进现实。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因此,尽管它缺少现代、时尚与前卫元素,仍然值得好好驻足欣赏。它的雄浑与古朴,它的实诚与率直,别有动人心弦的魅力。
有人说,兰州是“雄险有余,繁荣不足”,但是兰州远比东北人想象得繁华,感觉满城都是商业街的样子,其中中山路、张掖路、武都路、酒泉路等等都很知名,随便逛逛便好。不过,兰州百合和白兰瓜名头甚响,据称白兰瓜香如桂花,甜似蜂蜜。每至一座城市,到农贸市场溜达溜达,买些当地蔬果尝鲜,是朴素的幸福。
说到吃,那么,提到兰州,你第一个想到什么?我想是兰州拉面。
我在兰州火车店附近的拉面馆,吃到的牛肉面3.5元一碗,精牛肉4元一份,凉拌小菜1元一碟。香啊。据说,兰州拉面讲的是“一红二绿三白四黄五清”,号称中华第一面。一红,是辣椒油红;二绿,是汤上飘着鲜绿的香菜和蒜苗;三白,是几片白萝卜杂于红绿之中显得纯白;四黄,是面条光亮透黄;五清,是牛肉汤虽系十几种调料配制,但却清如白水。兰州拉面号称中华第一面,不过,想吃要趁早,一般下午就有可能吃不到,当地人做生意实诚,牛肉汤到了下午滋味就不再完美,为了千年品牌不倒,所以干脆不再卖。
真是这么回事儿。
全国各地常见兰州拉面,可是为什么觉得在兰州吃的拉面味道就是不同?
当然,到了兰州,一定要在黄河边喝上一盖碗“三泡台”。传说中的“三泡台”,看起来就是八宝茶。甜的,好喝。有人说,不喝“三泡台”,兰州算白来。那么,亲爱的兰州,我来过。
摄影 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