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尤其是长时间的贫穷,对儿童和家庭成员的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状况都有害处。贫穷家庭的儿童很可能比其他儿童出现更多的情绪或行为问题,而且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在校表现可能更糟。贫穷带来的伤害可能是间接的,它通过作用于父母的情绪状态、教养行为以及家庭环境而产生的影响。
富裕家庭的儿童也可能会有风险,他们处于高成就的压力下,并经常被忙碌的父母忽视,出现物质滥用、焦虑和抑郁的几率更高。
邻里环境的构成会影响儿童的发展。但是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从贫穷中崛起并获得高成就的特例也告诉我们,即使处在验证的风险因素下,也可能会有积极的发展。
重大危机的影响取决于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
如今,经济压力改变父母的生活,同时它也改变了儿童的生活。贫困的家庭重新分配经济角色。父亲由于失业而焦头烂额,对家庭地位的丧失感到愤怒,有时会酗酒。母亲外出工作,并具有威信。父母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情绪沮丧的父母更容易打架、虐待或疏远孩子。反过来这些孩子易丧失自信,变得不受欢迎,并在学业上有困难。
或许十几岁的青少年遭遇这样的经历,他们能利用自己的情绪、认知和经济资源。对于男孩而言,痛苦经验的长期影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为了帮忙解决困难而参加工作的男孩比在家帮忙的女孩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更容易逃离有压力的家庭环境。
宋代一位学者,名字叫做家颐,是这样说的:“人生至要无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是培养好孩子,古人把教育孩子提高到这个高度。我们现代父母更要把对老人的孝敬和对孩子的关心和引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把对自己的交往、娱乐放在其后。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长,把这个次序弄颠倒了,很可惜,应当尽早觉醒。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礼物,拥有孩子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孩子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圆满。同时随着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跟着一同成长。把孩子生下来,实际上就意味着生出一份责任、慈爱,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命运的某种改变和生活重心的重大转移。
家庭教育被比喻成“培根教育”。父母是一个一生无法跳槽的职业,所以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我们最大的事业来做。
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任何帮助、关怀、成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帮助、关怀和成全。著名励志作家奥格•曼狄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一切特点,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影子。这充分说明家长对孩子的作用是多么巨大和不可取代。我们家长不研究、学习家庭教育,你就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步伐。孩子能否成才,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好不好你是不能把握的,学校的老师好不好你也不一定能把握,唯独对你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千万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影响学生成长和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三好孩子”(身体好、性格好、习惯好),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他们很难改变孩子。只要我们的家庭教育方法好,孩子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