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生于40年代,是地主之后,曾经因为身份问题没有被保送上大学,但她可是妥妥的那个年代的高中生,一肚子的文化,而且上学的时候成绩还好,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是被耽误了一辈子的文化人。
就是因为她有文化,所以她的处事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她独立性很强,公公挣的钱她一律的不管,总是靠自己的勤奋劳动获得收入。 以至于在公公病逝的时候,问她公公有多少钱,别人欠公公多少钱之类的?她一律不知道。 导致别人欠公公的钱以及公公在银行里买的基金保险之类的,还有存款,一律做了“贡献”。
她的几个孩子也没有计较,觉得失去了就失去了吧,也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旁人说如果婆婆管公公的账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会为社会做“贡献”。
我不知道她的孩子是怎么想的,但有的时候我们也在想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对于钱她为什么没有概念,还是不去管公公的账,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本事而不屑管。
这些我们无从知道,也不想去问,因为你问她,她总是说各管各的,我管他的钱干什么? 想想也有道理,就不再过问。
婆婆有文化,除了这些想不通的事情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处理我们——儿子儿媳之间的矛盾。 说到“圆滑”这个词,有点像贬义词。其实在儿子儿媳闹矛盾时,她真的处理的让你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因为老公心细,我们上班又是固定的时间,有节假日另外也不是特别忙,所以婆婆在我家住了时间最长。隔三差五的几乎一个月就要来一次,即使不来,我们每周也要回去看望她。她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
所以她也是见证我们夫妻二人闹矛盾最多的人。 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婆婆会偏向她的儿子,因为毕竟媳妇是外姓人,但我的婆婆不是这样的。她既不偏向儿子也不偏向儿媳,她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打岔或者是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当我们两个闹得僵持的时候,她会忽然来一句:“我不在你们这儿住了,我一来你们就吵架,是不是不想让我住在这里?”然后就到另外一个房间或者是装作要走的样子。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停下来劝解她,然后矛盾不是解决了,而是不再争吵改成冷战了。
还有就是她老人家会选择性的“失忆”, 公公病逝之后,我们几家经常回去在一起说一些事情,问她一些话,她就会选择性的失忆。总之你说你的,她想插话就插话,不想插话就装作听不见。其实她的听力还是可以的,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有的时候你说很小的声音她都能听到,会接着你的话茬说话。 如果她不想听的话,即使你说再大的声音,她也不回复一句。
所以她的孩子们会认为她听不清楚,于是就给她买了助听器,事实上她并没有带习惯,没过几天就把它弄丢了。 这个事情不太好理解。 具体能不能听到,需要长期和她接触的人才能判断得出。
再说说今天晚上的事情,今天晚上我们出去吃饭回来之后,是我和婆婆先回来的。过了一会儿老公回来了,他给婆婆拿了一点葡萄让他吃,后来我们两个又因为一点小事大声吵了两句。本来已经在吃葡萄的婆婆,竟然说了一句:“我进去睡觉”。
如果说以前遇到问题,她是转移的话,现在她完全采用了躲避的方式,不得不说有文化的婆婆真的有“文化”。
说实在的,每次和老公争吵,我真的希望婆婆能站在公正的角度好好的说一说她的儿子。虽然这只是我的幻想,但婆婆一直既不批评她的儿子,也不偏袒她的儿子,就处于中间人的位置,我真的有时候很无语,却又无可奈何。
遇到一个有文化的婆婆,我只能安慰自己,能够做婆媳是这辈子的缘分。只要她老人家活得开心就好。自己的矛盾还是靠自己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