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创业&赚钱3>继续:
上篇聊了「真本事」和技能的区别,并对「真本事」下了个定义:
具备「真本事」的人是起码走过一个完整的创业流程的,即0→1系统;并且在某个领域中,能够角色化演绎,即真正发现用户想解决而未解决的、或者解决的不够好的麻烦,并提供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聊清楚这个话题,估计一篇也不够,接着拿高人说事吧。
在这次闭关之前,一直称呼徒弟「莫名自信」。闭关之后,不仅重新认识了他,而且他的种种又都刷新了我的认知,所以称呼变成了高人。
在<希望or期待>中写了「莫名自信」扔给我一句话,就离开了我的团队。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是为啥事,跟「莫名自信」在网上有过一次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对我印象很深。
我问:最近怎么样,过的好吗?赚钱没?在干啥?脱不了俗套的开场白,一连串的问题,可他并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发了一篇文章给我。
打开一看,原来是篇软文。说实在,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真特么的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我说,没想到这么长的软文,居然我莫名其妙的就看完了,而且不是硬着头皮看的,自然而然就被你的文字带着看完的——这是第一反应。
第二反应,靠,我咋感觉,是捂着鼻子看完的呢?写的太low了,一点高级感都没有。
他发了个呲牙哈哈的表情,然后说,你绝对想不到,就这篇软文,转化率可不低哦。
我说,啥情况呀。软文就讲了一个故事,而且,产品的功效也写的很模糊,产品属性也没写什么研发背景,没有很硬的背书,况且案例都没有很强的前后对比。
要不是我以一个营销的身份,带着目的看,估计一般的读者很难察觉到你要干嘛。
他又发了一个呲牙的表情,说道:敏芊老师,你的感觉是对的,我就要做的很low,low到竞争对手根本不屑跟我竞争,压根就看不上我。
而且,你说销售做到无痕,才是最高境界,让客户根本没有感觉到你想卖东西给他,这不是你教的嘛,我做到了而已。
说实在的,我看着两个呲牙的表情,一点都不好笑,反而觉得是对我的一种嘲讽。
我问,做到啥地步了,居然担心竞争对手?至于吗?
他说,月入过十万了,不过没多久,就要日入过万了。再次发了一个呲牙哈哈的表情。
吼吼,好吧。
为了这句话,我特别又去搜了搜,当然我能搜到的地方,基本上都被他的软文及推广占满了。但在当时那个流量红利的年代,seo推广,好像也不是特别稀奇的操作。
于是,我问他:减肥,已经是红海市场了,你有啥创新,或什么差异化去竞争,就靠这些软文吗?别跟我说靠seo推广,说实在的,能砸钱的人比你多多了。
他说,敏芊老师,你问的问题是我创业三个问题之一,但是我的想法正好跟你相反,而且我想的很「简单」:
创业,做一个产品,能想明白三个问题就可以干了:
1、你想赚谁的钱?
2、想赚多少钱?
3、同类产品或者某个领域,必须有人做,而且要做的成功。
而第三点就是你说的,嘿嘿,我做的就是红海市场。我一个小小的创业者,是很有自知自明的,想要找个蓝海市场,或者你说的创新,没想过,也没必要想。
不就赚钱嘛,有成功案例,才证明这个市场是可操作的,别人在这个市场里赚到过钱,那么我去做,也能赚到钱,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这多省事?
靠,省事?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有个社群让我分享一下创业的商业逻辑,我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拒绝了。
别说创业,哪怕是副业,要说商业逻辑,简单还真的挺简单,就「莫名自信」这三个问题。但复杂起来,单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就能产生无数的变量。
什么意思呢?
无论是创业的商业逻辑,还是诠释一个产品。它听上去必须足够简单,没有门槛,任何人都能看懂,就比如:你想赚谁的钱?
但是另一方面,它又足够的丰富,复杂,不仅能够唤起你的想象,关键是让你产生迷茫并引发深度思考:茫茫人海,看似到处是人,但能搞明白的,搞透的,能驾驭的,属于自己的领地,又是谁们?
说白了,他所谓的想明白这三个问题,恰恰是创业和赚钱的底层逻辑,哪怕你今天做一个副业,干一个自媒体、短视频,都一样。
比如:第1、第2,跟我营销的逻辑也相符:认准买家,满足需求,获得回报。只是他讲的更彻底:你想赚谁的钱?想赚多少?
但是延展开来,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丰富的知识领域,可深可浅。单这个「买家」,这个「谁」可展开涉及的知识领域就可大可小。
这就是上文定义「真本事」中的一条,在某一个领域中,你要有角色化演绎的本领。在LSH公司,我可整了大半年,才演绎出来<创业史3|看见才能走入内心>。
而且,在<创业&赚钱1>中也写过,年后我要做一个新项目「关系焦虑、魅力社交」,并发了痛点调研问卷:
项目主要服务的是40岁左右的女企业家,帮助她们摆脱在家庭、事业、社交中的关系冲突,从容面对;并着重打造个人品牌,以具有更大的气场和影响力,从而链接更多的资源。
就为了总结这70个字,单单确定受众群体,并进行痛点的调研,就搞了好几个月,这还是建立在我原有经验基础上,就我自身的人设,才能快速切入的。
还不论接下来如何解决?提供什么产品、服务?通过什么途径?
所以,我拒绝了这个社群的邀请,说实在的,光这一条,几节课都不一定够用。
好吧,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何况还有第二个问题,尤其是第三个问题,「莫名自信」入的是红海市场,同时又做的很low。
平心而论,以我现在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说的明白,但是否做的明白,还要到市场上去检验,才能有实操的话语权。
所以当初的我,真的是无法理解,后悔的是居然我还没认怂。
当时的我,并没有认知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理——要向一个「有结果」的人请教。
即没看明白,他已经是从0——创建一个新产品,自己申请品牌开始的,到1——完整的一个闭环运营系统:受众、引流、转化、成交......。
并且已经有了月入10万的结果了,估计用不了一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收入是不在话下的。
更有价值的是——单干,也就是说一个人包揽了全系统设计。
唉,我究竟错过了什么——
很多人说自己运气不好,人生中总遇不到贵人相助等等之类的,其实,真的有贵人来了,接的住吗?
用罗胖的话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种运气隐藏着一个人的判断力。
还是那句话,弱者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哪怕眼见为实,还要给自己找理由。
说白了,尤其是对身边人,那更是看不见别人的成长,或者说见不得别人的成长——
你可以成长,但是不能比我成长的更好。
我当时就处于这种低纬度的境界。
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咱也在打造0→1的过程,创建一个「O2O」的系统,而且我是在创新好吗?
为嘛这么说?
我们创建的这个系统,四个月之后,才看见腾讯出了一条新闻:一个美国人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称之为:O2O。
好吧,不管谁提出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模式已经初建规模了(在<创业史1>有详解)。
在我当时的眼里,他只是一个小品牌的创业公司,哪怕是日入过万,也就是个卖产品的,哪有功夫去请教。
因此,我还忽视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只是0→1系统里的一部分,而他已经独立建立了一个系统,从个人技能来说,远超我几个level,重要的是创业的系统思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