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今年的4月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清明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非常肃穆而隆重的。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被称为寒食节或者踏青节,也有时被叫做植树节。“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因此还有 “鬼节 ”之说。它是人们祭奠亡故的亲人,寄托沉重哀思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插在坟上的柳枝被称作“清明柳”。在我们济宁地区,人们也一般在清明节前烧纸祭拜故去的亲友,以表哀思,当然还有“插柳、煮鸡蛋”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已故亲人和好友的无限哀思!死者死矣!我们可以追思,但是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善待自己,善待别人,珍惜生命。我们能健康地阳光地活着,那些已逝的灵魂泉下有知,也会为感到我们高兴的!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对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人来说,我觉得清明节更能提醒我们要及时行孝,别弄到一旦亲人离去空悲伤的地步。亲人已经走远,什么都不知道了,你即使再祭祀扫墓铺张浪费行孝又有何用呢?行孝要及时啊!“子欲孝,而亲不在”该会是一种多么悲哀的结局啊!为人子女者,无论何时都要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去陪陪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给他们一点慰藉,一些天伦之乐!行孝要及时啊!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每逢清明节,我都会想到那些千千万万的为我们祖国今天的安宁生活而献身的英烈们。他们英年早逝,抛妻别子,着实令后人扼腕追思。先烈们,清明节是你们的节日,你们在他乡还好吗?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你们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化作了祖国坚固的万里长城!真的感谢你们啊!祖国亲人们!你们安息吧!我们的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战友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朋友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家人更会永远记住永远怀念你们的!!
我从老山兰上的《血铸军魂》论坛上看到原老山前线的一部分老兵为了祭奠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战斗但英年早逝的战友,他们自发地组织了“清明扫墓团”去昆明扫墓祭拜英烈!他们写了很多祭奠的条幅,其中有这样一幅“你在我的心里留下回忆,我在你的心里留下记忆;你在我梦里留下泪滴,我在你梦里留下别离!!”是啊!回忆和别离,多么令人伤心的字眼啊!你们走了,却给活着的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哀思和深深的回忆!愿我们的英雄们安息永远!愿那些英烈的亲人们生活幸福身体安康!愿你们的战友们开心快乐事事如愿!
清明节,一个寄托了人们无限无数哀思的日子,哀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