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村庄后面有一条小河,名叫小清河,渭河的一个支流。
小河中间深两岸浅,浅的水域清澈见底,常可看到水里的鱼儿、蝌蚪、石头子、水草等。小时候,从记事起,我们家家户户洗衣服都是在那里进行的。河岸上有草地,树木,人们洗完衣服,便顺手将衣服平铺在草地上、挂在树枝上,等回家时衣服差不多都已经被晾干,提回家时一路上也不沉不重了,有的甚至跑到小树林里穿上干净的衣服,换下身上的脏衣服再拿回河边来洗。
夏秋两季,这里更是孩子们的乐园。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服,男孩们便嬉戏打闹在浅水中,胆大水性好的竟在深水区里扎着猛子,女孩们则在河岸的竹林、树丛中来回嘻嘻哈哈地穿梭着捉着迷藏。
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你叫我我喊她,挎着篮子提着铲子,成群结队地去庄后河边的小树林去挖野菜,抽毛毛草;夏天,每逢雨后,小伙伴们便喊着:“天转地转,毛毛雨变地软!走啰!拾地软、挖小蒜。”便一人一个盆儿,奔向河崖捡地软、挖小蒜,在河滩上尽情挥洒着我们的单纯和热情,一直到家人喊吃饭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去;秋天我们在小树林里,比赛背诵课文、排练短剧、演唱秦腔,在河崖上摘酸枣、采野菊花,累了就坐在河岸边的小溪泉旁,从泉眼处掬一捧溪水解解渴,冰甜可口,再把鞋子脱掉把脚放入溪水中,真是凉爽舒适;到了冬季,一到河边,映入眼帘的便是冻得很结实的冰,厚厚的一层。孩子们在冰河上来来回回地溜着,当然了,那时候大家都穿的是平底棉布鞋,溜,就有滑倒。一个摔倒,其他的小伙伴也都跟着倒下,大家谁也没有觉得冷,反而觉得很温暖、很快乐。孩子们一个个前仰后合,纯真爽朗的笑声随风飞扬,越崖穿林,此起彼伏。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个周末,我端着盆子带着几件脏衣服,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河边洗衣服。由于那时没有搓衣板,我还特意带了一个木制的板子。到了河边,先找了个自己认为不错的岸口放下盆子和木板,再找来几个半截砖,几块放在水里,一块放在岸边,然后把木板放在砖上,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这样洗衣就可以进行了。
可是,不幸发生了。木板没放稳,一下子滑进了河水中,我急忙下水去抓。没抓着,木板却漂浮得更远了。我又追了过去,就这样,我落入了河中,向深水区流去。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看见河堤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鱼儿从我脚心和凉鞋中间肆意地游过,我在想:我要是被淹死了,期末的奖状老师会送到我家吗?这时,一个声音(后来才知道是同村的姑表嫂子)急促地冲我喊:“用木板往前推,用木板往岸边推!”我顿时清醒了过来,抓起木板向岸边推。咦,木板真的带着我回到了河岸边。我扶着木板急忙向岸边迈步,啪地一声,我又摔倒在泥水之中。这时我们家斜对门的一个叫西宁的姐姐伸手拉了我一把,我上了岸。第二天在去感谢她们的时候,总听见大人们说:“呦,可怜的娃,能少活十年!”我不明白,这不没被淹死嘛!能多活好几十年呢,怎么会少活十年呢?!现在才明白了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说法。
放暑假时,我顺利拿到了奖状和通知书。校长兼班主任徐桂香老师给了我温暖、亲切的警告“假期要远离清河,注意安全!”的评语。
上学时,只要回家或有同学来家里玩,总要亲自或带上他们去参观一下我们家乡的小清河。无论春夏秋冬,小河总是那么默默地等待着我,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意境迎接着我。后来,远家求学、工作,便很少回家。成家之后就把父母接到了身边,更是很少去看望那条小河了。
那年偶尔从小清河经过,由于是在车里,匆匆看了一眼,那时的小河,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彩。河崖上的酸枣树、野菊花早已没了踪影,河岸上的树木、竹林、草地也已了无痕迹。河水浑浊不堪,垃圾堆满了小河两岸,气味刺鼻难闻,真是满目疮痍啊!
如今,已经好多年没有见到家乡的那条小河了。不知小清河,近年来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