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新的一年又要来临,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种热词层出不穷。当然也包括职场热词。我整理一些职场上面的热词,也分析一下热词背后的原因和传播的原理。说不定,下一个热词,就是你来创造了。
超越保佑
释义
运气值MAX的杨超越一度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所以很多求职应届生就会换上杨超越的头像,希望获得幸运锦鲤加持早日收获offer。
原理
盲从效应为主,似乎我们做高风险的事情都会有这个小习惯,会找到一些抽象的图腾象征来保佑自己,似乎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运气,然后加上一些幸存者偏差,就会觉得真有有效。当然,这个现象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混江湖拜关二爷,经商的会拜招财猫。只是今年碰到了超越妹妹这个载体,就会爆发式的流行。
打起来(产品和技术)
释义
出自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网传是平安的产品提出了一个让手机变颜色的要求,但是技术明确反对,双方就真刀真枪的打了起来。后面在大部分办公室,一度发生正常争论,大家就会起哄“打起来”。
原理
吃瓜群众的看客心理,职场猎奇更是其中一项,不信可以看,职场中日常的事项流程,一旦出现超脱常理的条条框框,传播效应就会非常明显。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最高年会奖品”等等。我们都喜欢那种“我们不能做而别人做到了的职场事情”,俗称别人家的XX(年会、离职、加薪、年终奖、打架)。
白菜价
释义
现在有了比较多的应届生比价offer的工具和论坛,导致offer不再那么隐秘不可见。所以就会出现各种价位的俗称,其中最为常用的称呼就是白菜价。顾名思义,买白菜就是批发买,相当于以前的”批发价”。但令人惊奇的,所谓的白菜价也是大部分同学遥不可及的高度。
原理
炫耀心理和窥探机制。比价的出现,除了让offer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也慢慢让同学可以窥探到之前无法接触到的offer隐私,从而把弱势的应届生地位慢慢往高处拉。炫耀心理是为什么白菜价丝毫不白菜的原因,因为,愿意晒出offer的同学,大部分是想炫耀自己满意的薪酬。所以,今年薪酬调查大概8.5K月薪,但是白菜价往往是20W年薪+。
要骂就骂中年人
释义
其实,这个锅咱们中年人不背,主要原因是90后的一批,已经成为离职跳槽的主力军了。老板领导不敢骂,但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的压力,不敢辞职。所以网上就在传,要骂就骂中年人。
原理
就业观念的问题。90后的同学,大部分抱着的是互相成就的心态,会挑选平台,挑选职业,因为年轻,所以敢选择敢跳槽,公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平台的概念,归属感并没有那么强。但是大部分步入中年的同事,基本是做一行爱一行,进入一家公司,就服务一家公司,兢兢业业的沉淀下来,归属感和熟悉度让他们也不敢随意换工作。
互联网寒冬
释义
随着年末,各个公司开始裁员,甚至有一些公司回收应届生offer,相对于秋招开始时的号称全面扩招,现在的局面就有些局促,包括大厂,都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裁员,甚至有些公司,年终奖都减半了。
原理
互联网红利时代过去了。之前的互联网经济体偏向泡沫经济,有很多经济杠杆支撑。但是随着发展的受限和消费能力增长水平不足,面向互联网的消费能力就没有那么强了。所以,很多人就在开始提互联网寒冬了。不过换个角度,年年提寒冬,只不过是行业自身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罢了。
当了解各个热词背后的成因,分类讨论之后会发现,各种热点事件都有对应的类别。我们也能在这些事情上越来越“佛系”越理智。
点一波关注掌握一些规律,欢迎留言讨论,让自己要越努力,越幸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