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浩渺,流水忘川,这一次讲述的是无尽星海中一个寂静空间里,忘川江岸的故事。
浩浩乎河流,悠远乎忘川。忘川江是星海之中一条道路,它或虚或实,犹如一条玉带缥缈于虚空之中。它流经过无数个文明、星球、国度,将其串联成一串,犹如银线上稀稀疏疏的珍珠。
若是途径除了死亡少有忧愁的天上,忘川江水则虚若无物,缥缈空灵泛着仙灵之气。入于繁花国度,则江上起伏不定漂浮着无数花瓣、入于青竹国度,则江岸边清风竹涛绵延不绝、入于汪洋国度,则江水浩瀚四望无边胜过海洋。
若是途径除却死亡还有失去、离别、所求不得的人间,忘川江则如实厚重,以粗重的河水为流。有的人间忘川江水清浅不过稍漫脚踝,那里卵石遍布鱼虾欢聚其中,有的人间河水激烈犹如匕刃撞击河岸,溅射出一片碎点白星、云雾蒸腾、天上七虹,有的人间,忘川江水昏黄幽暗无数夜叉毒龙蛰伏其中,伺机将河面上渡人拖入深渊。
在忘川江上游有一处寂静空间,大不过方圆百里,那里忘川江水比天上凝重,比人间要轻灵,似气非气,似水而非,恰是半虚半实间,河岸两边是峻峭的岩壁,流水湍急,不时有云雾彩虹蒸腾而起。
寂静空间里,一名诗者隐居其中。
诗者以诗为名,善谱诗篇。若日升,则有朝气勃勃、万物向荣之诗,若日落,则有倦鸟思归,天地寂静之篇。春之诗为花团锦簇,夏之诗则疾风骤雨,秋之诗名成熟收获,冬之诗是凌冽寂寥。喜之诗欢欣踊跃、悲之诗黯然神伤。
诗者,善写天上人间、日月星辰、春秋四时,人情冷暖。
寂静空间里,忘川江离岸不远处茂密有大片玄竹。玄竹竹质轻盈且坚十分防水,一年只长一节。每到春时,诗者便会用云车满载着上一年自己写好的诗篇运至竹林,用玉针略略破开竹壁,将折叠好的锦书塞入其中。如此一连七日,藏诗于竹中。
待到了冬至,曾经被破开的竹壁已重新愈合,每一节密闭的竹节里都藏有一付锦书。至那时,诗者便会背着玉刀驶着行云而至。他用玉刀伐下藏有诗篇的竹节,放置云上一齐运至忘川河岸一处高耸的绝壁上。
只见诗者以红绸为饰,系结于竹,随即双手捧着诗篇,在烈烈风中,伴着忘川江水滚滚不息的咆哮声,一举将诗与竹抛入连接无数世界的忘川水中。
若竹筒里装藏的是春之诗,诗人会祝祷,愿天上人间安乐美好,如春向荣,随即将其抛入江水。若是夏之诗,则愿天上人间刚毅果决,如夏骤然。若是秋之诗,则愿天上人间付出终得收获,如秋典藏。若是冬之诗,则愿天上人间能归宁静,如冬无言。
如此的祝祷与投诗整整持续三日。
那时会有一些他方世界的善良神灵,悄悄隐匿于忘川水中,他们会捡起自己中意的诗篇带回宫殿欣赏。更多的竹筒则会随着忘川江水流入天上人间的处处世界。
有的竹筒能流极远,甚至快到忘川尽头,有的竹筒漂不过几天便搁置浅滩,有的竹筒漂至天上,被天上的神明欢欣捞起,有的竹筒流落人间,被忙碌的旅人随桨打捞,有的竹筒会被破开,内藏诗篇得见光明,有的竹筒则一生都不会被人拾到。
那些重出天日的诗篇,有人阅过之后豁然醒悟,获大收获,有人阅过之后颇觉有趣,得小利益,有人阅过之后只感无聊,亦无损伤。
那天,凡心恰途径诗者的寂静空间,他见诗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举止颇有些不解,于是问道:
“仁者!仁者!您何故如此?
您若是欲求此世界、它世界,天上人间无人不知,何必藏诗玄竹之中,随波逐流,沉浮无定。大可以请来风神雷师,以惊雷醒人耳目,用风传将您的作品散布八方。
您若是欲求寂静安乐,又何必如此日日操劳,写诗于锦、破竹藏诗、篇篇祝祷、投入忘川?
既厌恶喧闹,又不归于孤独,这样的心意是否是一种违背?”
诗着闻后洒然一笑,他默默解开上衣,指着自己的心口说道:
“一切为的都是它吧!
寂静的心意许多如此,既想要被了解,又害怕显得唐突,故而不去勉强,却总期待因缘时节恰然而至,使天上人间,阅后忘伤”
凡心闻言,作礼三拜。
化浊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