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通解:
有子说:“礼的应用,贵在和谐。过去贤明的君王统治天下都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事无巨细,都按这个原则办理。不过,也有不这样做的时候,知道了和谐可贵,为求得和谐而去协调,不以体现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礼加以节制,是无法行得通的。”
笔记:
看这一节,我突然想起了李连杰演的方世玉电影,其中有个雷老虎,胖乎乎的一字浓须,配音是广东腔的普通话,一口一句以德服人,人家喷他一口水,他擦掉继续咧着大嘴说,以德服人,喷到你服为止。
王道德政、中庸、和为贵等等,都不是和稀泥,它们本身就含有习惯法自然法的特性,既然是法就有规则,无原则的进和无原则的退都是不合道德规范的。如后文所说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有些说法指出,孔子所谓的德是分阶级的,而不是人人平等,故而认为孔子此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小圈子,认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讲和是不可行的,是不合礼的。其实我倒觉得这是刻意去曲解孔子的意思,孔子此处更多的可能是告诉那些老好人,不是一味的容忍退让就是和,就是合乎德礼。因为这样本身就是导致不平衡,不平衡就不能和,而且这是纵容,纵容别人犯错也是一种合谋。
《论语集释》皇疏:和卽樂也,變樂言和,見樂功也。樂既言和,則禮宜云敬。範氏曰:『凡禮之體主於敬,而其用則以和爲貴。敬者,禮之所以立也。和者,樂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謂違禮樂之本矣。』愚謂嚴而泰,和而節,此理之自然,禮之全體也。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而各倚於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这里都强调“敬”。敬,敬重,尊敬。也就是大家互相敬重,尊敬才是合乎礼的。节,节制,也含有敬的意味。互相敬重,自我节制,这样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才能更长远的流传下来。
这里隐含了一个社会责任的问题,那就是大家需要自觉的去遵守维护社会规则,那就是敬、节,大家互相尊重,社会上的事就少很多了。
这里还涉及到了道德绑架的问题,几乎普遍认为,他人或者社会出现灾难时,富翁就应该也必须捐款,认为开豪车的人就应该不追究收破烂的老头刮坏他的豪车的责任,强者跟弱者起了冲突那就是强者仗势欺人……
其实从道德角度看,这是对弱势者的不尊重。强者无原则退让弱者是对弱者的不尊重,弱者我弱我有理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社会地位有区别,但人格无差别。这就是德治,即通过共通的规则而达成人人自尊亦尊重他人的普遍人格。
子贡赎人不领补偿,孔子以为这是一个坏的开头;子路救人受牛,孔子以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规则不因一人立,也不因一人废。只有在共同遵守的规则之下的和才是真正的和,才是贵的和,才是斯为美的先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