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六十七 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如前面提过事物之所以善,是因为促进人心灵的完善,反之,阻碍人的理性,阻碍人享受心灵的完善称为恶。所有的恶都因不被理解,假如人生来是自由的,将不会有善与恶的观念。
然而人没有完全自由的意志,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做一个自由人,是指纯粹依照理性来指导生活的人。他不会受恶的情绪支配,所有的思想、行动都直接为了保存自己,寻求自己的利益。
斯诺宾莎说自由人的德性表现在避免危险和表现在征服危险方面,有同等伟大。一个战场上的士兵,懂得什么时候是适时的逃避,与什么时候需要奋不顾身需要同样强大的意志力。股市上懂得什么时候退与懂得什么时候进也具有同等的智慧。所以古话说知进退,明得失。逃避不代表是“恶”,从保存自己来讲,反而是“善”。
同样,我们时常提到的“感恩”有时却不一定是“善”。为盲目的欲望所支配的人彼此间的感恩,大多是属于交易性质,或者是一种诱惑手段。
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情感来判断什么是善,无知的人会将给施予他人的恩惠进行估价,如果看到恩惠被低估,便会感觉到痛苦。我们常说“我付出这么多,他都没有为我做什么”正是出于这种估价的心理。只有彼此自由的人,相互间才拥有真挚的情感。
也只有理性的两个人,才不会因给予恩惠而产生怨恨,既不会轻视施惠人的态度,也不会因吝啬害怕回报而一味拒绝,对于困难的人,懂得如何给予最有价值的帮助。
精神力量坚强的人总是透过事物看本质,一般人以为的恶、坏的、不公正的、不道德的通过观察都可以看到事物存在的逻辑和条理。
“存在即合理”,基于这个原因,以理性来指导生活的人最主要的努力就在于理解事物本身,排除一切足以妨碍寻求真相的阻力,包括自己的诸如怨恨、忿怒、嫉妒、轻浮、傲漫等情绪的限制。拥有这样的定力,再试着看看你不能接受的一切恶现象,比如:第三者、同性恋、贪污、寒门难出贵子等等。
结论:
1. 因此在生活中对于我们最有利益之事莫过于尽量使我们的知性或理性完善。而且人生的最高快乐或幸福即在于知性或理性之完善中。
从前理解的自由是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除了身体的无拒无束,还有心灵的为所欲为。然而这并不会带来真的自由,如果彻底的无拒无束、为所欲为势必会接受因果的限制。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唯有审时度势,避利避害,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才能引导到我们想要达成的结果。这种理性的完善,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想要的。只有理性的完善,才能冲破限制每个人的情绪铸就的牢笼。
2. 凡任何不基于心灵的自由,而承认一个别的外在原因的爱,都容易转变成恨。
为任何非心灵本源出发的爱,都会因为不能顺应心理的完善而成为恶。父母若是因为外在的原因,比如孩子成才以满足父母期待,那么无论他如何爱与帮助,一旦与期待不符,便由爱转恨,责怪孩子不争气。
夫妻结合的目的不能只是基于外表和形体,或是地位和身份,如果没有建筑在心灵的自由上,外界的原因都会随时间而变化,只有基于心灵的自由,才可与时间抗衡,才可日久弥新。
对金钱的追逐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知道金钱的正当使用,并懂得以自己的需要为准去规定财产的限度,一味因外在的原因,比如攀比、虚荣或是贪婪,就永远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利益。理性的人只需要少量的金钱,即可过满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