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休的老师问我,“你是不是上班了?”
我回答,“是,每天晚上到家已经7点,把语文数学作业交给他爸了,我负责习惯类。”
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怪不得,最近他做事没那么有条理。”
我愣了一下,脑子里开始闪回最近辅导一休的情景。
贰
老实说,不知从何时开始辅导作业重又变成了一件劳神费力的苦差事,
我的身体重又钉在一休写字桌旁的椅子上,他写字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读书我像御用书童似的专心陪着,
可笑的是,距离我宣称的“作业彻底放手”、“尝到放手的甜头”不过两三周的时间,
仔细思索才发现,之所以被打回原形,其实跟一休关系不大,反倒是由我生活的变动造成的,
自从开始找工作,我就时常处于焦虑、自我怀疑的状态,
对前路的不明朗、对未来的不确定,使得我不自觉地想要降维满足,即握紧自己本就能够全权做主的事情,
比如管控一休,好从侧面验证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于是我会下意识地多留意一休的作业进展,
全权由我负责的旁杂事反倒全被取消,此刻它们的重要性跟辅导一休写出优质作业相比,不值一提,
因为它们不论从哪个方面都没办法证实我的作用和价值,而作业可以,作业是显性的,老师看得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拿着放大镜看一休的行为,
这一下不得了,一休的做法哪哪都有问题,
字写得不够端正,句子表达得不够形象具体,腿脚乱摇摆、手指忙不停,甚至精气神也差得很远。
于是我常常火冒三丈地对着写作业的一休狂轰乱炸,
他重又变成霜打后的茄子,皱巴着身子苦着一张脸。
我对于找工作的焦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投射到我和一休的相处中,
更糟糕的是,找到工作的快乐还没来得及持续,就被上班后忙碌的节奏给全部打散,
我甚至顾不上管一休,更别提修复之前因焦躁而产生的问题。
叁
想到这,我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跟老师坦白,
“他最近的状态也有点受我影响,因为我找工作前后不自觉地焦虑,会投射给他,经常吼他,他的积极性好像被我干扰了。”
说完这段话的当下,我有种在水底憋气憋得快要窒息突然被推到水面大口大口吸着空气的舒爽感,
一瞬间的畅快感并不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而是拨云见日般的认清了问题,
意外的是,往往根源跟眼前备受困扰的事情完全大不相同,甚至根源可能更加轻飘飘、易解决,
就像我找工作前后的焦虑,它没有解决方案,甚至都不需要解决,因为它一定会自然消退,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很感谢这段简短的交谈,是个契机,让我无可回避地去梳理当下一团乱麻的生活、追根溯源地去找原因。
所以,我一直很推崇表达和交流,
它们像是水上清洁工手里拿着的大网兜,一兜下去浮在水面的浮萍和垃圾被撇个干净,这才一眼能望见澄澈的水面下游动的小鱼和小虾,
否则可能会半信半疑地觉着水里住着一个奇丑无比破坏力惊人的怪物,或是纠结于浮萍和垃圾的不合时宜,反正跟可爱活泼的小鱼小虾很难碰上面、搭上话。
总之,
表达,
是释放,
更是梳理。
无论哪种,
对我们自身都极其有益。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