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山姆·高斯林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首创“房间研究”学。快速了解一个人,并不是FBI的专利,更不需要秘密侦查,通过几个常见的场景即可观察到非常多个人信息。
怎么才算了解一个人
了解一个人,并不是认识的时间长或者是经常见面的点头之交,而是了解这个人的价值观和丰富的性格特征,或者称之为身份。这些内在的东西可以通过身份标签、情感调节器和行为痕迹来观察得到。
1.身份标签
展示身份的物品都可以称为这个人的身份标签,比如,海报、荣誉证书、照片、小饰品、T恤等等。比如,外向的人动感的人物图片,而内向的人喜欢平静的风景。
2.情感调节器
情感调节器,就是那种让人产生回忆的事物,说白了就是挂念之物,比如纪念照、婚戒或是信件等。
情感调节器类的东西能够抑制孤独,有益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观察这些物品,你就能够知道,这个人的情感依托在哪里,他的人际关系构成是怎样的,谁能带给他精神慰藉,以及他对这些关系的看法。
3.行为痕迹
行为痕迹并不是刻意来展示出来的,而是正常活动中留下的,比如键盘的按键磨损。现在有一个考古学方向就是垃圾考古,通过人们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等分析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
生活空间观察
这里的生活空间可能是真正的居所、办公室,也可能是QQ空间、上网痕迹。
对于实体空间,可以观察:
- 整体气氛:保守的人多秩序井然,开放的人会充斥着新奇;
- 摆放位置:代表着生活习惯、优先倾向。
如今,网络空间甚至能提供比物理空间更多的信息量。小到网名、个性签名、电子邮箱下的落款、微博几十字的个人介绍,大到微信朋友圈、博客等各种能够发布感想和文章的社交平台,都隐藏着许多信息。
反制作假,识破伪装
身份标签伪装起来容易一些,而行为痕迹就难多了。这些没有办法临时准备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痕迹,都能给你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应注意各方面内容的协调性。
相比于现实世界,网络空间实际上更为率真。虽然不少内容经过了“美颜”,但是爱好、习惯是不会被遮盖的。
另外,也可以根据常识做出推测,比如根据地域推测爱好,但要根据不断获取的新信息来修正判断。
快速了解一个人,不需要天资聪颖、神机妙算,寻常之处观察,见微知著,就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