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说:“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以整天抑郁,抱怨这、抱怨那。(如果整天抱怨)就不可以处世,也不可以培养德行;不仅不可以培养德行,恐怕连自身都不能保全。
人有时难在不自知。有一段时间,我每次经过单位楼下的时候,总会仰望三楼那个窗口。我默默告诉自己,不要被这个窗口束缚一生。
那时,我想考到省城去,不想再待在县城。那一段时间,我很焦虑,周末不出去游玩,觉得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待在家里,又没有好的状态学习。在工作中也比较暴躁,很反感那些非我份内的工作。
时间一长,家人觉得我没有生活情趣,平时上班,周末也宅在家,叫出去还叫不动;单位同事也不敢再随意谈笑。我才慢慢感觉的到自己不是抑郁了吧?!
之前我一亲戚得了抑郁症,我还觉得挺搞笑,怎么能得抑郁症呢?现在这花花世界,心里放的宽大不好吗?又没发生什么大事,怎么就过不去呢?这得有多执着、多纠结才能患这玩意儿?
离开县城以后,再回想那段日子,我才知道这玩意儿的可怕!那段时间的种种表现,我自认为已经有了抑郁的苗头。虽然我不曾对任何人说起过。
其实,我的理解是,抑郁就是心魔。它不是说只有当你处境不好、生活条件不好才来找你,而是即使你有追求、有野心、有进取心,看上去正能量满满的样子,但只要求而不得、心里放不下,你就有可能抑郁。它是在不知不觉中浸染了你的心灵。
曾国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有怨气,且怨天怨地,就不适合处世了,就不能涵养德行了,甚至连保身都不能够了。
我就是当时求而不得,一时考不走,替未来着急,对当时的处境有怨,对同事推来的乱七八糟的工作有怨(觉得非我分内的事就是打扰我学习),对家人、对自己都烦躁了。处世、养德、保身的问题全占了!
所以大家还是要多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遇到为难之事,多分析分析,把路子往宽里想,往长远里想。万万不可纠结着、盘算着什么时候达成目标。这种目标预设的可操作性高一点儿的话还好说,一旦实现的不理想就容易逼迫人的心灵,就会形成煎熬。
实在没有办法的话,可以强迫自己参加一些活动,尽量不要宅。我一同事跟亲友借钱给小舅子做生意,结果小舅子生意做赔了,亲友天天来跟我同事要钱。好几十万呢,同事一时也没办法凑全,就一边凑钱,一边继续坚持每天下午打太极拳。
我一开始还不能理解,都这样了还能打太极?哪有那心情?还怎么气沉丹田?怎么可能做到松静?
后来换个角度一想,他也只能这样调节调节心情,不然还能怎地?坐在办公室发呆吗?那很容易出事啊!
所以,遇到令人抑郁之事,不妨多想想太祖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之句,聊以宽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