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木璟
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读书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慢慢放下手机,打开书本。
习惯了快餐文化的速读,再翻开书本,你是否适应这种“慢下来”的阅读?不知道你会不会时常感觉,刚开始看书兴致很高,再翻翻就索然无味;只喜欢小说等有故事情节的书,对于国学经典等内容相对晦涩的书则兴趣不大。
如果也有以上类似的感受,那就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对!需要做的不是继续拼命看书,而是学会调整读书方法。如果看书的方法不对,即使看再多的书,也只是囫囵吞枣,并没有增加理解,只是浪费时间。
那么,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读书的目标。一般的阅读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书,例如看报纸;第二种是为了求得理解而看书;第三种是为了消遣娱乐。我们需要在开始阅读前,问一问自己,这次的阅读,是为了什么?只有明确阅读的目的,才能根据目的寻找相应的阅读方法。
其次,我们需要激发自身的主动性。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在他人的督促下学习,相对被动,效果未必很好,只有自己发挥主动,带着好奇自发学习,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发现型阅读。只有努力越多,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那么如何发挥自身的阅读主动性呢?
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在看书时至少要学会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审视书本的核心主题,以及从这个核心主题所分解出的从属主题,并树立出相应的结构;
第二,这本书的作者主要有哪些想法和论点,传达出什么样的讯息?在阅读中要学会收集和整理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基于某个主题所作出的论述;
第三,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要从辩证的角度审视书中内容,根据书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同意作者的看法,还是部分同意,甚至是完全反对;
第四,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本书中的什么东西可以为我所用,我能通过这本书得到什么?随着阅读的不断推进,读者应当不断提出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提醒自己阅读的目的和方向,增加自身的感性认识,读出书本的言外之意。只有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了解以上内容,做好阅读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阅读啦!
之后的文章中,小编会向您介绍阅读四层次和方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