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对发生在美国佛州奥兰多的枪杀案有所耳闻。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凌晨约两点,一位现年29岁、出生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之子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冲进一家名为“脉冲”的同志俱乐部,对着毫无防范的人群开枪扫射。最终造成了49人死亡,五十多人受伤,成为9.11后美国死伤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
纽约时报报道:在发起袭击不久之前,奥马尔曾拨打911电话,声称自己有特别的宗教信仰。而警方在家里找到的一些书籍,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根据奥马尔的信仰,同性恋行为是被绝对禁止的。在有该信仰的一些国家,对同性恋的惩罚就是死刑。因此,一个合理的推断,就是奥马尔自己也很憎恶同性恋,于是他选择在同志酒吧滥杀无辜。
许多媒体也给事件贴上了宗教标签,认为是信仰人士针对同性恋群体的仇恨犯罪(hate-crime),时代周刊就在13日发表名为《仇恨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ate)的文章,宽泛地分析了一下极端份子的心理特征,仇恨的种类,以及该类犯罪事件为性少数(同志或变性等)人群带来的创伤和心理负担。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分析事件时应该参考的材料就是《独狼 恐怖主义心理学探析》等文献。然而随着调查展开,越来越多线索浮出水面,事情有了360°的大转折。
要反对同性恋的人,自己正是同性恋
有4名被袭酒吧的常客分别告诉媒体,奥马尔.马丁就是这家同志酒吧的常客。“有时候他会一个人躲在角落喝酒,有时候则会喝醉了大喊大叫,很富有攻击性。”
按理说该宗教的教义中,也禁止饮酒。于是我们不得不怀疑奥马尔是否一位虔诚的信徒。
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位男同志、夜店常客凯文.维斯特(Kevin West)透露,奥马尔曾经用过同志交友的app,给他发过几次信息,两人的关系分分合合,大概持续了一年时间。另一位常客康德·切德诺(Cord Cedeno)也向《华盛顿邮报》透露称,奥马尔曾在一年前通过这一软件联系过自己,但因为奥马尔看起来有点“太疯了”(creep),所以自己没有理他。
当然,我们可以说他只是在做卧底潜入工作,但是他以前的一个男同学告诉记者,奥马尔早在2006年时就已经表现出同性恋倾向,曾在班上邀请男同学约会。
奥马尔的天性和家庭信仰(他的父母来自阿富汗)是矛盾的。在一般人眼里活得不容易的同性恋,在奥马尔眼里却已经是值得羡慕的对象,因为他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
得不到,就见不得别人好?
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统在周日下午谈及此次事件时说:“他们攻击的地方不只是一间夜店。那是一处团结与赋权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汇合,提升自己的意识,说出自己的想法,倡导他们的公民权利。“这恰恰是被家庭信仰禁锢的奥马尔所没有的东西。
小编在此处大胆猜测:这份缺失感带来的对酒吧常客们的强烈妒忌,正是他这次极端行为的源头。
香港中文大学吴宝沛等在一篇名为《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的论文中,把妒忌总结为:社会比较中, 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试图拥有但却缺乏的东西时体验到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受, 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
该文总结了四个妒忌的相关因素:
相似性。 被妒忌者跟自己越相似,人们体验到的妒忌越强烈。奥马尔和其他常客一样都是美国公民,但是却无法受益于美国文化的包容。
自我相关(self-relevance),即比较领域对个体来说的密切和重要程度。奥马尔从小有同性恋倾向,虽然后来和希托拉·尤瑟福(SitoraYusufiy)结婚,但又在2011年时离婚。前妻希托拉形容他“很喜欢泡夜店,享受夜店生活”、“对同性恋的反应很强烈”。
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 即自己能够获得对方享有优势的可能。在奥马尔眼中,其可能性几乎为0。(当然,他也曾尝试过。这里可能关系到一个情感受挫之后的习得性无助,不展开说)。
不公平感(sense ofinjustice)。通常认为他人具有的优势是不公平的被试会报告更多的妒忌。奥马尔的信仰规范来自于出身,他以后如何如普世价值观般尝试做一个好人(be agood man)也务必于事。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妒忌是个体在资源竞争中面临不利位置时体验到的一种负性情绪, 针对的是具体领域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个体, 目的在于促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或者瓦解对手的竞争优势,容易导致攻击和不道德行为。
这里提出两个有点绕的观点:
一方面,奥马尔在妒忌的驱动下进行了无情屠杀,而给911打电话只是拿信仰来做幌子(到死都不接受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他针对同性恋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当同性恋的自由。
另一方面,妒忌不但能从个体层面解释奥马尔的行为,也能从群体层面解释更宽泛存在的恐怖主义,不在此展开。
羡慕嫉妒恨,拿过来还是毁掉?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妒忌是带有一定功能色彩的:看别人不顺眼,是为了把好东西拿到自己这里。但是在精神分析领域有个词语用来形容“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要”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博弈学上可能也说得通),叫“嫉羡”。
妒忌和嫉羡的区别,在学术定义上很难讲得清,一是外文术语翻译过来都容易混淆,二是搞实验的和做咨询的没有合作对术语进行统一规范。此处说的嫉羡,参考的是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嫉羡与感恩》。
如果你没有(或缺少)对于你来说很重要的东西,而别人却有,你可能就会产生妒忌之情,这是极为自然的情感。但是,如果你因为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就产生一种想要毁坏别人的冲动,这就是妒羡。与妒忌相比,嫉羡是一种更为原始的情感,嫉羡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破坏性和掠夺性。妒忌与“有”有关,而嫉羡与“无”有关。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妒忌和嫉羡之间的明显差别,来源于两种情感的不同起源。妒忌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而嫉羡则发生在更早一些时期,与“母子共生期创伤”有关,嫉羡是更原始的敌意。
儿童心理分析治疗学家克莱因说:“从生命的开始,婴儿便把所有的需求指向母亲……母亲的乳房和胸部成为婴儿最直接的欲望对象,它被直觉地感受为不仅是营养而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婴儿“嫉羡”母亲有奶而不给他享用乳汁的权力,他在受挫中愤怒,他想将那生命之源吞噬殆尽。
嫉羡的幼儿不再希望触及并拥有美好的事物,现在他变得有意要搞坏它。幼儿无法容忍的恰恰是存在一个如此强大且重要的事物,它不仅能在体验中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而且还在幼儿的控制之外。他宁可破坏掉这个好的事物,也不愿意继续无助地依赖于它。
在母婴关系中经历“剥夺”和“丧失”等早期创伤的个体,在他们成人之后,在他所构建的现实关系中,嫉羡必然表现为对别人的一种优越性的厌恶性表达,它不仅仅是一种想拥有这种优越性的愿望,而且还包括在极端情形下毁灭别人的优越性的愿望。
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不是要去聚焦奥马尔的童年,而是当我们把“文化”甚至整个外部世界比拟为“母亲”,奥马尔的在需求方面确实经历着“剥夺”和“丧失”。当身处酒吧,他的欲望和所欲之物一直存在,似乎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
小结
有观点认为,当凶案发生时,媒体不应该大肆报道和分析与凶手相关的东西,一来有引导人们同情凶手的嫌疑(了解会带来好感),二来容易引起模仿。
这次为大家简单介绍妒忌和嫉羡两个概念,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阴暗面,唯有了解才能把它们更好地hold住。能够让被相关事情困扰的人可以顺藤摸瓜进一步了解,是我们的愿望。
但本文无意为奥马尔说理求情,因为有更多更多的人同样过得很苦,但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别人。在生命面前,他的动机为何都不值得我们原谅。引用果壳网馒头老妖的话:“不管奥马尔.马丁是不是男同志,当他对无辜人群开枪时,他的生命就已经毫无价值。
参考资料:
The Psychology of Hate
5个问题,快速了解奥兰多枪击案
自由,奥兰多枪手真正的目标
奥兰多恐怖袭击的枪手,或许是“恐同深柜”?
《嫉羡与感恩》
《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