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暮
记忆中的鲁迅是一个身穿长袍,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头发犹如烈马的鬃毛根根竖立着的形象。他好像随时都会生气,随时都会把你 吓跑。但那只是记忆中的他,那是我仅凭一张照片就去下的定义。随着对他越来越多的了解和对他作品的阅读,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渐渐丰盈,不是一个呆板的人了,鲜活而饱满。
一、“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是因为爱而怒
尽管他写了很多篇批判国人麻木不仁的作品,但他并非不爱国人,只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他是第一个发出呐喊的人,在他一声声呐喊之后,收到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他也失望过,有一段时间放弃对他们的拯救,开始看花,遛鸟,逗小孩玩儿。《新青年》主编钱玄同两次访问他,问他看花遛鸟等事无聊吗,他说无聊,问他为什么时,他 说“为无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
他不是一个任性的人,正是因为他爱这些国民,所以他才在他们身上给予那么多的希望,因为爱,所以容易失望,况且他们还意识不到这种深切的爱,以及希望。正如他所 说“绝望为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我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只是暂时的放弃,为了那最后的“希望”,他还是愿意继续作战,一个勇敢无畏的将军,就算身后是一群怯懦无为的士 兵,他也会奋勇杀敌,勇往直前,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曲高和寡”的孤独
他也曾孤独,那真的是一种“曲高和寡”。在《影的告别》中,“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我想,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总有一段 路没有人陪伴,总有一段路荆棘丛 生,总有一段路孤独凄凉,那时候我们就会独自远行,虽然孤独,一定会收获到新的东西,一定会有新 的领悟。
就如我们的观点不能得到 每个人的赞同,我们的行程也不能 谁都能够陪伴,因为我们需要寻找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就算平凡,也和自己相得益彰。
三、生活中也不乏艺术
其实我总是喜欢了解每一个作 家生活中的样子,那样就感觉距离 他们近了一点,不然总是有一种飘 飘忽忽不真切的感觉。鲁迅自有它 的伟大之处,但他是人不是神,他也是需要生活的。
前两天读萧红的 《忆鲁迅》时,文中讲到他喜欢吃硬的东西,而且喜欢和别人开玩笑,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当萧红穿着新衣服问他好看吗,他说不好看,还跟她说了许多穿衣搭配的技巧,这也是因为他广泛涉猎西方美学的结果,才能给她这么多建议。
他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他们吃饭时,他的儿子周海婴说有个东西有种怪味,当时许广平几个人都说没有问题,这时鲁迅夹起儿子碗里的吃的细心品尝了一下,说确实有问题,还把其他的几个人说了一顿。小小的一件事,别人都以为是小孩子胡闹着玩儿的,鲁迅却认认真真地对待。
还有萧红 做客他们新搬的家时,提醒她注意 那个标志性的“茶”字。这些生活的小细节都是别人容易忽略的,他依旧认真对待,毫不马虎。
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慧
当然,他也是一个睿智,幽默而又风趣的人。当理发师看他穿的寒酸,不把他当单位,给他胡乱地剪发时,他也以 相同的方式对待,给他胡乱地给了 一大把钱,让那个势利眼的理发师望着他的背影感叹着“真人不露相”, 而当他第二次去的时候,那个理发师自然是改变了态度,殷勤地迎 接,丝丝头发都下了功夫的剪,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但是鲁迅 却拿出钱一张一张地数给他,一句 话不说转身就走。这就叫另一种“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让人忍俊不禁。我们常常很难有这样的智慧吧。
那天上《大家启示录》的选修课时,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鲁迅也爱钱,他自己也承认自己爱看美女。每次到领工资的时候,他总是 第一个冲上去领钱,因为他怕去的迟了人家拖欠工资。属于自己的一 定会尽力争取。
你看,他就是这样一步步向我走来的,越来越亲切, 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温暖。他会因 为幼年时毁坏儿时玩伴捡来的风筝 而深深自责,会因为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而不知所措,会因为长妈妈 讲的《山海经》而激动不已。
他习惯于在每天夜深人静时伏案写作,就算生病也不停息,勤勤恳恳的一生,一个战士的形象。虽 然他的很多作品我还读不懂,我知 道,在以后的人生中,那些智慧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我的生命中。我会努力前行,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我也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我是楚暮,楚楚动人^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