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整天梦想着权势与富贵的人,他们都曾深切地希望:
既然今生不成,那么,来世能够生在帝王之家!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些极端。
但是,其间的道理并不粗糙。
而且,这道理,在历史和现实中,可适用于很多场合,比如:
有些不知事的孩子,梦想着,来世能有一位有钱有势的爸爸;
有些缺乏钱财的人,梦想着,下辈子能够托生为土豪富翁;
有些爬不上高位的人,梦想着,来生能够当大官;
有些生活不美满的女人,梦想着,下一世能够嫁一个高富帅的郎君;
……
虽然,怀揣梦想的人不同;虽然,这些人的梦想,在表面上有所差异;但是,就本质而言,这些梦想都是一样的,那就是:
他们对今生的身世和自我并不满意、也不满足,于是,他们便寄望于来生来世;
他们的寄望,其实是盲目的,因为他们对其所寄望的来世人生或来生角色,并没有十足的了解;
他们的寄望,其实是表面的,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了他们想看的表象,对于表象后面的实质,他们完全是茫然无知的;
他们的寄望,其实是对人生的误解,因为:原本,按照乐观的看法,人生就是喜忧参半的;原本,按照悲观的理解,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
表面化、浅薄化的认知,使得那些怀揣来世梦想的人们,将他们所寄望的人生或角色,仅仅停留在容颜上、停留在享乐上、停留在金钱的挥霍上、停留在权势的颐指气使上……然而,他们却完全忽略了其所寄望的人生或角色背后的真实的一切,比如:
容颜后面,可能是扯不完的纠葛纷争;
享乐后面,或许是看不见的危机四伏;
金钱后面,大概有说不尽的奴颜婢膝;
权势后面,一定有写不了的杀伐斗争;
……
算了,不说现实,现实说来太残酷。
好吧,只说历史,历史听来似笑谈。
在中国历史上,倒是有那么几位生在帝王之家的人,被历史清楚地记载着,说是他们发誓:
来世,或以后的生生世世,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
在说这些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的人物之前,先看一段引子。
引子。
话说,南朝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南朝齐的第三任皇帝(公元493年~公元494年在位)、齐废帝萧昭业,在身为南郡王时,父亲萧长懋总是约束他的生活起居、限制他的吃喝用度。就是因为这样,萧昭业曾对豫章王(即萧嶷,齐高帝萧道成第二子、齐武帝萧赜同母弟、萧昭业叔祖父)妃庾氏说:
“阿婆,佛法有言:有福之人,才能生于帝王之家。如今,在我看来,作帝王真是遭大罪啊!他左右的主帅(南朝称典签、斋帅为“主帅”),紧随不离,一举一动,均受限制;主帅还动不动就把他们抓捕起来。这样看来,就连街头市面上屠户酒家的富儿,也要比他们自在百倍啊。”
齐废帝萧昭业的言语,可述者有二:
一、有福之人,才能生于帝王之家;
二、那些做帝王的人,就是在遭大罪,还不及屠户酒家的富儿自在。
说完引子,再来看那些发誓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的人物。
第一位: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刘子鸾
刘子鸾(公元456年~公元465年)),字孝羽,彭城人,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
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正月,封刘子鸾为襄阳王,食邑二千户,领东中郎将、吴郡太守;九月,改封为新安王。
大明五年(公元461年),改任刘子鸾为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
刘子鸾生母殷淑仪,宠倾后宫。因母之故,刘子鸾爱冠诸子(宋孝武帝刘骏共有28子,刘子鸾之前,刘骏已有7子)。
凡是宋孝武帝所眷顾、恩遇的人,当时,没有不进入刘子鸾的府邸、封国的。
殷淑仪死后,被追封为贵妃;刘子鸾加任都督南徐州诸军事。
大明七年(公元463年),刘子鸾加官中书令,领司徒。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刘子鸾兼任抚军将军;七月,解任司徒;八月,改任青、冀二州刺史。
刘子鸾死时,年仅10岁,短短一生,封王而外,竟官至中书令、领司徒、任将军。
宋前废帝刘子业向来嫉恨这位同父异母弟最受父皇恩宠,故而,在即位之后,他便将刘子鸾赐死。
当日,一同被赐死的,还有刘子鸾的同母弟妹。
据唐·李延寿《南史》卷十四·列传第四《宋宗室及诸王下》载,刘子鸾的同生弟有:
“次齐敬王子羽,与始平孝敬王子鸾同生”
“次晋陵孝王子云、次皇子子文,并与始平孝敬王子鸾同生”
“次南海哀王子师,与始平孝敬王子鸾同生”
即:齐敬王刘子羽、晋陵孝王刘子云、皇子刘子文、南海哀王刘子师,均为刘子鸾的同生弟。
未知,当时赐死者,以上诸人中,共有几人?
刘子鸾同母妹不详(有第十二皇女?见下)。
宋明帝(刘彧)即位之后,追封刘子鸾为始平王,谥孝敬;命建平王刘景素之子刘延年承刘子鸾之嗣,并将刘子鸾改葬于秣陵县龙山。同时,追赠第十二皇女为县公主,复追封刘子师为南海王,此二位,或均为刘子鸾同生弟、妹。
据《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孝武十四王》载:
“帝(宋前废帝)素疾子鸾有宠,既诛群公,乃遣使赐死,时年十岁。子鸾临死,谓左右曰:‘愿身不复生王家。’同生弟妹并死,仍葬京口。”
一个10岁的孩子,赐死之前,说是:
“但愿此身,不再生于帝王之家。”
想一想,都是酸楚。
这个时候,很多人大约又忘了他封王拜相时的风光。
反过来想,在刘子鸾封王拜相的时候,大概很多人又看不到他被赐死时,发誓的凄凉酸楚。
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是这样。
第二位:南朝宋顺帝刘准
刘准(一作刘準,公元467年~公元479年),字仲谋(一作仲谟),小字智观,南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
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封刘准为安成王,又拜为抚军将军。
宋后废帝刘昱即位后,任刘准为扬州刺史;元徽二年(公元474年),晋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军事;元徽四年(公元476年),又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八日,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皇帝位。
刘准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权力实际都掌握在萧道成手中。
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十六日,刘准被迫禅位于萧道成;同年五月六日,他被杀于丹阳宫,年仅13岁。
据《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五卷《齐纪一》太祖高皇帝(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农历己未年·公元479年)载:
“(夏季,四月)辛卯,宋顺帝下诏禅位于齐。壬辰,帝当临轩,不肯出,逃于佛盖之下,王敬则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启譬令出,引令升车。帝收泪谓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宫中皆哭。”
宋顺帝死时,年仅13岁。
年纪虽小,但他对人间的杀伐似乎已经点滴在心了。
因为恐惧,他逃跑于佛盖之下。
被引出时,这个13岁的孩子,先问道:
“这是要杀了我吗?”
随后,又哭着说是:
“但愿以后,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之家。”
这是多么凄凉的话语啊!
听闻此语,“宫中皆哭”,自然全在情理之中。
南朝梁·沈约《宋书》本纪第十《顺帝》: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南齐高帝萧道成年号)五月己未,殂于丹阳宫,时年十三。”
第三位:隋炀帝杨广之孙、皇泰主杨侗
杨侗(公元604年~公元619年),字仁谨,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其母为小刘良娣(杨昭有两个刘良娣,大刘良娣为燕王杨倓之母)。
杨侗仪表俊美,秉性宽厚,初封越王。
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奉命留守东都洛阳。
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叛,杨侗与民部尚书樊子盖抵拒叛军。乱定,授任为高阳太守。不久,又以本官身份,留守东都。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命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等人,在洛阳拥立杨侗为帝,遂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
皇泰二年(公元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退居于含凉殿,被降为潞国公。
随后,杨侗终被王世充所害,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帝),年仅16岁。
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农历己卯年·公元619年)载:
“王世充以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有威名,忌之。仁基父子知之,亦不自安,乃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儒童弟尚食直长温、散骑常侍崔德本谋杀世充及其党,复尊立皇泰主;事泄,皆夷三族。齐王世恽言于世充曰:‘儒童等谋反,正为皇泰主尚在故也,不如早除之。’世充从之,遣兄子唐王仁则及家奴梁百年鸩皇泰主。皇泰主曰:‘更为请太尉,以往者之言,未应至此。’百年欲为启陈,世恽不许;又请与皇太后辞决,亦不许。乃布度焚香礼佛:‘愿自今已往,不复生帝王家!’饮药,不能绝,以帛缢杀之。谥曰恭皇帝。”
〔须知,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杨侑,母为韦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年号义宁。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杨侑被大丞相李渊所废,降封酅国公,幽禁于长安。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去世(或云病死,或云遇害),时年15岁,葬于庄陵,谥号恭皇帝。杨侗与杨侑均谥号为恭皇帝。〕
杨侗死前,想要再向掌权者求情,根本做不到,因为,首先就过不了掌权者手下人这一关。
杨侗死前,想要见其母皇太后一面,进行诀别,没有被容许。
于是,他只能寄望于来世,焚香礼佛,在佛前发愿:
“但愿自今以后,不再生于帝王之家。”
杨侗饮下毒药,不死;最后,他被缢杀。
生在皇家的人,面对残酷处境、面对生命的危机,发下重誓,不愿再生帝王之家。
不知道,享受皇权带来的赫赫威势与灼灼荣华时,帝室的众人,又是怎样的心理?
难道,只有苦难与死亡的威胁,才会唤起人的反思与醒悟?
羡慕皇家的人,看到的,尽是权势和荣华,但是,权势和荣华背后的争夺与生杀,生在帝王之家外面的人,又怎么能够体会?
这种状况,似乎和“围墙理论”暗合:
墙外的人羡慕里面,想进去;
墙内的人畅想外面,盼出来。
文末,再补两条。
据清·吴庆坻《蕉廊脞录》卷五《松月堂目下旧见》下载: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曾做诗云:
可喟当年一念差,
因何流落帝王家。
我本西方一衲子,
黄袍换却紫袈裟。
福临生前笃信佛教,有传言其抛弃九五之尊,隐遁寺庙禅院。有此诗,或亦有所影也。
对福临而言,情况似乎尚不严重:只是误会之间,落入帝王之家,尚且存身,尚能活命,只是烦恼而已。
另据清·佚名氏《阳秋剩笔》记载:
孝钦太后(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崩逝之后,时人哀悼,撰写对联挽吊者盈千累万,但是,其中好的对子并不多。其中,只有易哭庵(即易顺鼎)的对联,对仗既工且整,意思隐而含,可称是一时杰作,其联云:
本来生生世世不愿入帝王家,从黑暗中放绝大光明,全力铸共和,普造金身四万万;
以后岁岁年年有纪念圣母日,于青史上现特别异彩,同情表追悼,各弹珠泪一双双。
所谓孝钦太后不愿入帝王家,未知是其生前的偶语,还是挽吊者的臆词?
易顺鼎(公元1858年~公元1920年),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盦(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闵尔昌、易顺鼎、何震彝、步章五、梁鸿志、黄秋岳、罗瘿公)之一。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摩围阁诗》、《出都诗录》、《峨嵋诗录》、《宣南集》、《楚颂亭词》、《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西汉·扬雄《解嘲》有云:
“客徒欲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无论今生,还是来世;
无论是平民窟,还是帝王家;
或均可以为戒!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