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从夏秋篇开始,到冬春篇结束,每篇都会介绍相应季节的食物。
“小森是位于东北地区某个村庄的小村落,这里没有商铺,只是买生活用品的话,可以去公务所所在的村中心,那里有农协开的小超市还有几家商铺,去程基本上是下坡路,自行车大概要半小时,不过回程要花很多时间呢,冬天因为路面积雪只能步行去,不紧不慢要走上一个半小时,不过,大多数居民会去临镇的大型城外购物超市。我去那,来回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每一篇的开头都有这么一段女主市子介绍小森的话,可以让我们很快的就了解小森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电影一开始就是梅雨季节的小森,它笼罩在一片白雾当中。湿润的季节里,市子会用炉子升火驱赶湿气。每一篇里大概有七八道菜,每一道食物都是市子做的。夏篇里依次是,烤面包,酿酸米酒,胡颓子酱,伍斯特酱油,雨久花泥,烤鱼,西红柿罐头。
第一道食物是烤面包,到夏篇后来,说市子是从大城市里逃回来的,在小森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她在城市里也有过男朋友,大概后来分手了,乡村的姑娘在城市里生活不好,让我想起了“爱情与面包”说,爱情已经失去了,面包总得有吧。
酸米酒是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一道食物之一,在夏篇里是这样描述的,“好想一身清清爽爽,酿酸米酒吧。”“在像蒸桑拿一样割完草以后,来杯冰的酸米酒最好了。”有时候一不小心酿多了,那就叫上朋友一起来吧。
胡颓子果酱和伍斯特酱油,是对童年的回忆,胡颓子是一种野果子,市子小时候吃过一次,觉得它又酸又涩,而且会弄脏她的鞋子,便对它敬而远之。后来和男友在一起,男友尝到这果子时却说很好吃,回到小森的市子,看到胡颓子树时,决定把它做成果酱,放了一大堆的糖进去,可还是很酸。她纠结放多少糖,不断搅拌,最后果酱是混浊的。
妈妈以前在家总做伍斯特酱油,市子以为这是自己家里独有的,后来却发现商场里居然卖这种酱油,觉得妈妈总是胡编乱造,到后来才发现,自己早已经习惯了这个味道。我们也曾觉得自己的父母也只是个会胡编乱造的大人,可是到后来在生活中慢慢的感觉到我们的父母是对的。
市子还做了雨久花泥和烤鱼(红头鲑)
“没有西红柿的日子该怎么活”这句话我很赞成。在夏天吃上几个冰镇过的西红柿,多清爽。而且西红柿非常坚强,但也很脆弱。吃剩的西红柿丢地里会发芽,就连除下来的侧芽弄到地里也会继续生长,但西红柿特别怕下雨,一下雨果实就会变坏。
到了秋天,小森的人都忙不过来,秋篇里的七道菜依次是通草果,核桃饭,洋葱醋腌油炸红点鲑,糖水栗子,番薯干,番鸭三吃,嫩炒菠菜。
通草果也是一种野果子,小森的人们都爱吃,小森的动物们也都爱吃,而市子却把它的皮做成了各种菜式。
核桃饭是在收割稻子的时候做的便当,核桃是从山中捡来的,埋到地下让果皮腐烂,清洗干净后,晒干,去果核,留下核仁,捣碎,与米饭一起煮,而做核桃饭的米是去年收割的。
秋天准备番薯干,到了冬天,邻居来串门的时候一起围坐炉边烤番薯干。
春季里生下的番鸭,一直养到秋天,当稻子刚长过番鸭的头时,把他们放入田里,他们会吃掉杂草和虫子,游来游去还可以为稻子的根部输送氧气,粪便会成为肥料,这就是番鸭种植法。所以小森的人们对番鸭有种特别的感情。市子在杀第一只番鸭的时候抱着它在田野上走了好久。把番鸭去毛,去骨,然后或煎或熬汤,内脏做成刺身,根据个人喜好调味。
糖水栗子是小森的人们集体所创作的一道菜,栗子是从山上捡来的,捡的时候要注意有没有熊出没。每一户人家都有不同的做法,这一家加点红酒进去,那家加点白兰地进去,更有甚者会加些酱油,那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味了。
将红点鲑除去内脏洗净,沾上面粉油炸,放入洋葱做的汤汁,封存1至2个小时,便可吃了。
炒嫩菠菜是一到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菜了,市子的妈妈经常做这道菜,市子也尝试做过,可炒出来总不是妈妈的那种味道,市子的妈妈其实在几年前就离开了她,去追寻自己的生活了,大概是不能忍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在小森毫无波澜的结束。市子最后还是找到了妈妈炒菠菜的方法,那就是把菠菜的茎一根一根的剥出来, 市子才发现,其实妈妈是勤劳的,怕麻烦的是自己。
有人说:《小森林》喂饱了饥饿的胃和饥饿的心灵。小森的人们过着最原始的生活,春种秋收,夏耕冬藏。小森的食物算不上精致,却透着一股纯朴的气息,虽不是怀旧的电影,可却让人想起旧时光里的人和事,大概是这种纯朴的气息能填补纸醉金迷的空虚。当初是朋友觉得我孤独,所以推荐我看这部电影。随着市子的讲诉慢慢的感觉到一种淡淡的无力感和莫名的愁绪。我不是很清楚那种感觉,有人说着是一种漂泊感,但我却感受到了市子慢慢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乡村,我们的家园已经在这种工业大环境下消失,但我们却能一直寻找心灵的家园。
下面还有冬春篇里的食物和故事没有介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