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我的青春中不留下太多遗憾,我选择与文字为伴,细细咀嚼书中那份宁静与淡然。我有一个不算坏的习惯,便是每读完一本书,便会把书名记下来。
将来回望时方知自己读过多少书,有没有浪费时间。而每当有所感触,便会奋笔疾书,作读书笔记。
受朋友的影响,欲把三毛的全部著作读完。从《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到《送你一匹马》、《滚滚红尘》、《哭泣的骆驼》。
三毛用她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带我们走访加那利群岛、撒哈拉沙漠,西班牙以及她足迹所到之处。除了异域美丽壮阔的风景外,还有那西方的风土人情,以及那人与人交往中看似开放却微妙的情感。
也许很多人对三毛的印象便是:小时候极其敏感、神经质且固执的女孩。初二便休学在家,后追随顾福生学画。长大之后外出求学并游历各国,在生活的磨练中变成一个乐观、积极向上,极其阳光热情的女孩。
这180度的大转变,别人看到的是她的坚强,可是很少人看到她破茧化蝶的艰辛与痛苦。那一段改变自我的漫长、孤独黑暗的日子,她一个人走过。
总觉得在三毛风尘仆仆的外表下,有精致的五官与及其细腻敏感的心。她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虽有缺憾,却充满灵性。
而三毛游历过的十几个国家与地区,与其说她是在流浪、自我放逐,倒不如说她是在寻找心灵的归宿和栖息地。
在台湾,她找不到自己的根,没有安全感;所以她跑到天涯海角去,去寻找可以安生立命的地方。从繁华走向贫瘠、从复杂走向简单,寻找灵魂的皈依。在撒哈拉沙漠,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却令她感到心灵的自由与灵魂的不受拘束。
荷西,一个与三毛相识六年、相守七年,陪伴在Echo身边的英俊男人;一个苦等三毛六年,婚后又无怨无悔地选择在沙漠定居只为完成三毛夙愿的男人。遇到他,是三毛的福气,而遇到三毛,亦是荷西的福气。
一个对文学和生活有极高悟性的女子,在沙漠中写出了许多经典之作,如:《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骆驼》等。三毛虽身在异乡,却早已名扬中外。
而她却不向往名利,只愿在荷西身边洗衣做饭、拾破烂装饰房间,做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女子。此等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胸襟与气魄,恐中外少有作家所能企及。
三毛在西班牙找到了终身伴侣,在撒哈拉沙漠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地。每日洗衣做饭、浇花养草,闲暇时写写文章、开车游历大漠风光,此等生活,令人叹服!
而当荷西不幸溺水身亡后,三毛由父母搀扶回台湾。她离开了荷西,离开了生死相依的灵魂伴侣;离开了撒哈拉沙漠,离开了让她活得最真的地方;心便也死去。
她的心随荷西的躯体埋在沙漠中的某一个群岛,她的根早已被拔起,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枯死在沙漠中,任风沙掩盖。
回台湾后,三毛又继续生活了许多年,为了父母,为了朋友。她忙于写作、教书、演讲、应酬,想用忙碌的工作来麻痹自我。过分透支了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但孤独与不安仍如气息般虚弱却真实地存在,游丝般游离在她周围,挥之不去。
对于生活,她仍是乐观的,但这里并不属于她,容得下一个奇女子的地方只有那最原始的沙漠与最真挚的荷西。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如行尸走肉般一片空虚。
对于这个家,她始终是格格不入的,尽管父母百般呵护与容纳,但懂她的人实在太少了,除了荷西,除了沙漠。
很多人为三毛的自杀而感到惋惜与痛心,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对她的一种解脱呢?当她找不到快乐、理解她的人时,她孤独而痛苦地活着。
肩上压着父母爱女心切的期盼和对荷西无限的思念。没有了根的人心里始终是空落落的,信仰与生存的意义早已如跌落的镜子般碎了一地,无法修补。
只愿她不要让自己的心太累,至于走哪条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
只是常常会想起Echo名字的来源,还记得你追随顾福生学画时,封闭多时的心慢慢被打开,射进了耀眼的光芒,是顾福生熙和温暖的微笑与言语带给你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对老师有倾慕之情的你却又羞涩于情感的表达,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Echo(回音)。你像渴望得到真爱的深林女神般,只能眼睁睁看着深爱的人却得不到回音。也许你一直在寻找回音,寻求生命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