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拿孩子还小当作偷懒的借口,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是不可能在一个年纪突然长大懂事的。
今天,在小区门口的小花园里晒太阳,有一个爸爸带着自己小女儿在玩。大约两三岁的样子。
小女孩说:“爸爸,我想要树上的花花。”
爸爸说:“你说,小树会哭么?”
女儿:“不会的,我要。爸爸,你给我摘一朵吧。”
爸爸又说:“如果,每个人都摘一朵,这个树上的花被摘光了也不够的。”
小女孩一看爸爸不肯,熟练的哭了起来,眼泪还没掉下来,哭声已经引起周围人的侧目了。嗓门倒挺大的。
爸爸连忙说:“好了,宝宝不哭了,给你摘一朵,就摘一朵好不好?”
小女孩的哭声戛然而止,破涕为笑:“好的,爸爸。”
这位爸爸说:“谢谢爸爸。”
女孩说:“谢谢爸爸。”
谢谢爸爸?谢谢爸爸!
这么轻易妥协的爸爸有什么好谢谢的。
让我想起来前一段看网上看的小故事。
午饭中,小男孩吃鱼时问妈妈,鱼这么美味,可是为什么要长那么多刺?吃起来麻烦死了。妈妈说,你有没有想过,它并不是生来就是给你吃的。
爸爸的妥协肯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管他告没告诉女儿小树的感受,不管他有没有说树被摘秃了也不够,可是最后他妥协了。
这个小女孩不会去思考自己做的对不对,也不会从小树的角度去思考,也不管到底这个树会不会秃,别人会不会摘,她只知道哭一哭,爸爸就会满足她了。甚至最后这位爸爸还可笑的让女儿谢谢他。
女孩说树不会哭,就像男孩说这个鱼不给我吃,那它活着干嘛一样。
男孩什么反应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个女孩最后“真诚”的感谢了爸爸。
人家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偷过的懒,真的是每一步都算数,岁月总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那这个爸爸是不是偷了懒呢?
我觉得是的。
家长对孩子妥协,无非就是觉得想结束孩子的哭闹,满足他从而从这种状态里解脱出来。这难道不是一种偷懒么?
有太多的家长容易犯同样的错误,那么轻易的妥协,那么轻易的满足,尽管心里有一个想要效仿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是只要孩子一哭闹,就立刻妥协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轻易向孩子妥协的父母,就不要轻易奢望教子成才。
如果父母在孩子哭闹或者任性的情况下,为了息事宁人没有考虑长远,不断向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妥协,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所有的要求都是理所当然、合理的。孩子的欲望会像杂草一样肆意生长,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增添无限的痛苦。
父母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是在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什么要求是合理的,什么要求是不合理的。
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孩子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不合理的念头自然也难以出现。合理的想法将会凸显,并且茁壮成长。如此,孩子的内在世界将会是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这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加沉静,而这确是一个孩子智慧的根基。
不要总拿孩子还小当作偷懒的借口,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是不可能在一个年纪突然长大懂事的。一个从小没有正确是非观的孩子,只能成为一个没有正确是非观的大人。生活给他的巴掌,一定比你不妥协带给他的痛苦更大。
希望在孩子任性、哭闹的时候,请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不要轻易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