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从表面看,是一副躯体。从实质看,我们活得都是这样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不一样,最终导致不一样的生活。
简单来说,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原因。所以,近些年来,许多人喜欢研究心理学,甚至把它看成是了解人际关系的一项工具。
而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也是数不胜数,这其中,《社会心理学》是一本数得着的好作品。作者埃略特·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了三项大奖的社会心理学家。而这本书是阿伦森的代表作之一。
书里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综合阐述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社会心理现象的本质,概括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揭示了各种现实情况下的社会行为现象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影响因素。
这本书自从1993年出版第一版以来,这30年广受好评,现在已经是第10版。这本书拿在手里很厚重,看起来更实用。这是16开的大厚本,500多页,16大章,60多节,握在手里,沉甸甸的,读起来收获满满。
绿色为主体的扉页里,满满的实验,还有许多小故事,当然也有心理学少不了的小测试。
跟以前版本比, 现在的第10版又增加了许多新内容。比如说,在“实践中的社会心理学”板块中引入了最新的参考资料和研究,当然,也精减了一些内容。
这16章,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开始,到社会心理学家怎样进行研究。再到最后三章的实践社会心理学,每章都有框架,有学习目标,有小调查,有小故事,还有热门话题,可读性非常好。但是,你却不用怕多么难,其实读进去收获特别大。
在理论阐述方面,从社会结构、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态度等四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各领域的理论观点及实证研究结果。
其中,通过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探讨了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并在社会中定位,进而引申出了社会比较理论,强调了自我和他人的比较在人们的自我评价中所起的作用。
另外,本书中还详细阐述了人们如何从社会中获取信息及进行社会认知和归因,从而理解个人行为和他人行为的动机、意图和背景原因。
同时,作者从理论和实证研究层面解释了人们是如何进行接纳、拒绝和修改他人言论和观点的,探讨了社会影响力在个体决策和行动中的作用,揭示了社会信息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信仰和行为。
不仅如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也十分重视,详细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作者不仅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还指出了其局限性和影响因素,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的机会。
总体而言,《社会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和团体行为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和人的关系所存在的基本心理过程,并解释了如何随着社会演变和发展而变化。
并且,作者还对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如暴力行为、群体行为、性别角色、人际关系等,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现象以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律和社会影响力。相信这本书对于社会心理学学者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这本书一度被当作心理学的教材来使用,特别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心理学学习者、教育者及研究者,当然也适合所有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们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