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很老套的开场开始
从前马车很慢的,一生只能够爱一个人
现在互联网很快,一秒就能够点一个赞
在我默许爆米花式的信息,进入我的生活,肢解我的时间时,平庸已经不动声色地,像脂肪一样将我填满,但你又不甘于平庸,没错,用朋友圈里的很多看上去很厉害的假象来证明自己光芒万丈,吸赞无数。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受到关注,但也比任何时候都懒散和低效。
碎片化阅读,脸盲式社交,毒鸡汤表达,对理解力、创造力和知识体系,都是无法助益的,反而有拖后腿的可能。
几乎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踏进同一片沼泽地。
当你放纵自己越陷越深,你浑然不知。
当你骤然发现自己快不能呼吸,你越挣扎越无力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戒不掉也逃不离时
你就会开始用伪装来修饰自己
只是这样一来,渐渐地
内心贫瘠的知识与技能,跟不上膨胀的欲望,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装逼、走捷径,投机取巧、故作姿态、那些你不喜欢的样子渐渐和着泥泞一起长在你的身上。
你可以仔细观察下你每天的状态
是不是也经常感觉:自己不是在使用互联网,而是被互联网所使用。
不管自控力多贴近最理性的状态,你还是会同流合污,踏进同一片沼泽地里。
比如,一个普通人的一天:
逛微博,花了二十分钟。一无所得。
逛淘宝,看了下首页推荐和限时打折,反复地刷淘宝爆款,添加进购物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还是什么也没买。
逛网页,看了几条新闻,花了一小时。转瞬即忘。
逛朋友圈,刷完了一连串状态,花了半小时,除了知道了大家都很喜欢用朋友圈来证明自己还活着以外,最近又有什么热点话题,同样一无所得。
自己发了一条状态,等待评论,1分钟打开2次,看到一个个红爱心,内心充盈,看到1个小红标,即可回复,就像自己要错过了一趟航班一样,这个过程起码2小时。(当然还是得因你在朋友圈的地位来定)
这样一来,浪费在互联网上的无效时间,就已达到五六个小时。
还有有一种说法是今天的社会太过平庸,无聊,互联网是最恰当联系你我共性的工具,或者碎片化的生活就是生活的全部
朋友圈以“不了了之”的叙事模式覆盖互联网时代,我恨不得什么热就赶紧写什么。什么能获得点赞就发什么。
但那些真正活的精彩丰富丰盈的人,并不需要刷互联网社交来评定自己的精彩度。你活的快乐与否难道需要这么多人的认可?需要靠他人的点赞来寻求满足感,膨胀内心深处自信因子?而且就算你有幸加入了哪位大神的微信号,看得了谁的朋友圈,你就能和里面的人一样牛逼,因为没有谁的资源可以无条件置换给你。要想被接纳,要想和人并驾齐驱,首先你得摒弃一切杂念,努力成为一个质量上乘的人。当你把自己经营好了,也许不用混,你本身就是圈子。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频繁的点赞,你也会通过别的途径被别人找到,就像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掉涂层。
现在的我不发朋友圈,我选择在圈外好好享受生活,画画也好,跳舞也好,旅游也好,做菜也好,唱歌也好,玩滑板也好,尝试不同新鲜的事物也好,就是不能让自己闲下来每天刷无数次朋友圈。没有点赞我也并不觉得孤单。没有闲哪会来愁,没有愁你也不会借朋友圈消愁,那只会愁上更愁。
你觉得我的生活像不更新的朋友圈一样黑灰白,
没错,我在照相机外的生活笑得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