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创意”有概念,是看完李欣频的《十四堂创意人生课》一书后才有了深刻的理解,说到创意,很多人觉得是广告策划人员,文艺作品,或者影视节目中才需要出现的元素。这当然也没错,但是我们普通人更加需要创意。
创意这个话题有太多可以聊了,今天我只说一点——“如何更有创意的表达”
不绕圈子,先来看一个案例
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发出一项著名的呼吁:
“十年内要将人类送上月球,再平安接回来”
VS
“我们的目标,是依靠高度团结的创新机构,以及战略指向的航天创举,成为天空工业的领导者”。
很明显,第一句话更有创意,目标清晰,有画面感,通俗易懂,又好记。
我们大部分人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出现第二种情况,内容空洞浮夸却没有说服力,好像说的很气势磅礴,高大上,却并没有什么用,没有产生粘性,别人记不住,形成不了任何影响。
那么到底要如何在沟通中更有创意呢,不废话,直接上菜
创意六原则
01简单:指传递的信息要精练,便于记忆
说话主题越简单越好,什么都想说的人往往什么也说不清楚,这方面我们还是要向广告学习,大家脑海中的海飞丝是去屑的,飘柔是柔顺的,立白是不伤手的,沃尔玛是评价的。基本上所有的广告都只讲一个诉求点。
02意外:这是为了引起注意,引发好奇
我们经常会对别人说:“呀,你这裙子好美啊,在哪里买的啊。”然后话匣子打开。这是一个很日常的方式,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情况下,屡试屡爽。
03具体:有助于理解和消化
这方面可以也利用具体的数据、地点,日期等明确的知识,如“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七亿多杯,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暂且不论这个广告的好坏,但它无疑成功的占据了我们的脑海,明确又具体。
04可信:因为只有人们相信,才会被影响
很多新手妈妈去买奶粉的时候,售货员都会和你说,“哎呀,放心好了,我家宝宝一直都是喝这种奶粉,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招很有效,往往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妈妈就会买了,反射到我们身上也是一样的,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让人产生可信力,才能让你的观点直抵人心。
05情感:比如同情、恐惧、喜爱,激发人的同理心
那些爱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同样也更容易同意别人的观点,所以有的时候不要太自我,想要说服别人,当然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对方产生同理心。
06故事:它很容易让人在脑海中进行模拟,从而影响之后的行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古贤人的故事数不胜数,在与人沟通上要多运用故事才能让人更加理解,比如在教育孩子要分享的时候,如果你和他说,孔融让梨的故事,那么他估计就会记住,在下次遇到可以分享的时刻,他一定会想起这个故事,从而产生良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