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对于每个人而言,世界从来不是客观的。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比如,我们所说的“木头”意指与我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木头,“石头”指的是作为我们生活要素的石头。可生活中偏偏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努力让自己生活于单纯的环境中,这样的结果是他将自己与世界隔离。所以,人不能脱离经验而存在,否则毫无意义可言。当然,我们所说的意义有时候也充满着荒诞和谬误。
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无法评判到底谁说的才是绝对正确的,但凡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相对有理,我们就不能判定为绝对错误。事实上,生命的意义正是存在于“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两端之间,这其中包含着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区间上的哪些点更为正确,哪些点相对糟糕,哪些点错得多,哪些点错得少。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推论出:相对更好一些的解读包含哪些共同特征,那些不太如意的解读又都缺乏哪些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出的普遍标准,将有助于探寻人类问题的真实。我们必须要牢记:真实是对人类的真实,对于人类目的的真实。除此之外,毫无真实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