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是我本学期上的第二次了,上一次上课时以为自己的思路很清晰,这两天为了公开课打磨了以后才更清晰的认识到,每一节课都要打磨,常磨常新。
本次课的思路是这样的:
一,回延安的回破题,让孩子猜贺敬之是哪里人。背景介绍,带领孩子建构起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了解诗歌的成就,诗人的抗日情绪红色精神,以及“回”前后的经历,为后续走进诗人情感、提炼“延安精神”做铺垫。
二,有感情的读诗歌后,整理诗歌线索。这个环节帮助孩子看懂诗歌,了解五个诗节的递进关系。
三,根据诗歌线索,自由读文,品析每个章节的情感。此时以朗读为桥梁,建构学生与诗人情感的桥梁。此环节完成单元目标:感受作者的情思。
四,根据自己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课后习题二的提示,思考本文的情感是通过什么表达方式来表达的。了解直接抒情和环境描写的间接抒情。此环节对应单元目标:把握根据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五,根据课后习题提示,把握“信天游”形式,带到课文中简要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学习此类诗歌的读法。
六,类文阅读训练。正因为诗歌的形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所以是群众情感的喷薄口。那个时代的情感汇聚一起,就成了“延安精神”。了解延安精神的篇目,根据“延安精神”的几条提示,到文本中找寻延安精神,再给学生类文阅读,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其中包含的“延安精神”。
七,课外作业,深入探究。这些文章的相同点都是出自一个时代的,有着共同的精神,但表达形式、表达手法、情感方面都有异同,让学生试着以一篇文章为例,试着整理。
对于这次课,类文阅读训练和课外作业是我最满意的地方,因为我在试着带领孩子去探索他们的“阅读盲区”,体会延安精神,并分析不同的文章中的“延安精神”。以阅读为路径,锻炼孩子的比较思维、研究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其实第一次上课时,我已经有类文阅读的意识了,但是没有“公开课”的压力,所以只是用了贺敬之的《西去火车的窗口》,师生朗读,带领孩子在读中感受体会那种精神。我想孩子是有感觉的,但是我这个引导者没有明确的思路,所以他们也跟着我懵懵懂懂、迷迷糊糊。自责、惭愧,反省、躬行!
“公开课”的压力,还让我对自己的思路反复确认;对自己要说的话反复斟酌,尽量精简凝练;让我对课堂的线索反复删减,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思考本课的课堂定位,以确认最清晰的最有效的线索。所以原本上两个课时的课,一个课时高效的上下来了,剩下一个课时让孩子完成探究作业。多好!
感谢大家又给我上“公开课”的机会,感谢大家的到场,感谢大家的课后研讨。让我感觉自己的努力很重要,感觉自己的课要不断打磨到最佳。独行快,众行远。感谢,感恩。
吴艳霞
20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