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9月23日晚上8点,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上演。我和先生一直守在电视机前静待“花”开,期待这全亚洲瞩目的时刻!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现场将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通过裸眼3D的视效与虚拟影像的设计,直接把钱塘江、把青山绿水都搬到舞台之上,这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银幕。潮,是钱塘的记忆,是体育的跃动,更是浙江的精神,时代的脉搏。以水作为核心元素贯穿全场,寓意着新时代的中国正与亚洲、世界交融激荡,就像浪潮一样奔涌向前。
今天正值秋分节气,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收获的金色季节,杭州城空气中暗香浮动。甜丝丝的气息,直沁入心脾。“桂花”这一元素融入今晚的开幕式中。“桂花”,是东道主杭州市的市花与秋日“百花之首”。“蟾宫折桂”则为中国典故,在古代比喻学业有成,现指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桂花联动体育,不但有着美好的寓意,更凸显桂香满城的杭州气质。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写下的令人神往的 《忆江南》,其中一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这是歌咏美丽江南的颠峰之作,其中“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一句,更是成为杭州名扬天下的千古绝唱。在诗人看来,杭州最值得回忆的地方,就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的,不只诗人白居易心中,似乎所有在秋天来过杭州的人的心目中,杭州的美丽和品性都是与桂花紧紧连结在一起的。
而今晚的开幕式变成了视觉与嗅觉、听觉的多重盛宴。据报道为了让现场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八月桂花香”,制作团队并不是简单地将桂花摆放在现场,而是采用了高科技的嗅觉技术,将桂花的气味通过空气扩散系统传输到现场各个角落,让观众们能够在不同的位置都能闻到桂花香。
桂花的细节不仅仅体现在嗅觉上,更在开幕式中,变成最亮的一抹颜色。金桂之色体现在现场每个细节中,比如在运动员入场时,现场更是亮起一座座金色的“桂花鼓”,鼓声激昂奏响,寄托着美好的祝福,为各代表团运动员助威加油。
当然它不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共鸣。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杭州的文化和历史,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在今晚的开幕式中,中式古典意味无处不在。当运动员入场时,地屏之上勾勒出团扇造型,各式各样的江南元素与景象浮现其中;网幕上,“梅兰竹菊”的主题之窗尽展典雅、吉祥之意;窗中,西泠印社的书法字体隽永飘逸,还有钱塘潮水涌,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大美中国!以独特的江南韵味迎接运动员入场。
高科技元素在开幕式上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真是惊艳到了我们每个观众。主创团队将通过数字技术从仰、俯、侧视等角度,360度全景式展现钱江两岸、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大莲花”的电子烟花表演盛况。“烟花”绽放别样灿烂,采用数字烟花的形式,展现开幕式高光时刻的热烈氛围,观众可以从绝无仅有的视角,看到史无前例的“烟花”盛景。
更让人惊叹的是科技不仅改变生活,更是改变人们对艺术、对美的感知。杭州亚运会是双3D威亚首次在体育运动会上全面展示。所谓“双3D威亚”,就是把双人舞搬到了空中。两位舞蹈演员身上各绑上4根威亚,就像钢丝那么细,不注意还发现不了,演员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快飞行速度接近了每秒4米,两个演员在一个三维空间里面随意飞行,衣袂飘飘,动感十足,像李白笔下的大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把舞蹈之美在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历来是最受关注的环节。本次更是别具一格,网络上的数字点火与现实中的圣火台同时点燃,位于体育场一侧的火炬台充满现代艺术风格。主火炬塔由19根形态各异的立柱排列组合,形成“浪潮”造型,每一根立柱代表一届亚运会。在内部动力结构的驱动下,主火炬塔展现出两种形态:一种犹如中国传统祥云,一种犹如钱江潮涌,并成为最终的点火形态。
主火炬塔展示的是阳刚与力量,“浪潮”的弧线则表现了柔美与灵动,不停变换着形态,一刚一柔、相辅相成,传达的是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哲学文化。“潮涌”是天时、“杭州湾”是地利、“勇立潮头”是人和,这暗合了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愿景,也传达出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
本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创造性地采用了“数字点火”的方式,在主火炬点燃环节,超过1亿的“数字火炬手”汇聚到钱塘江上,形成一个具象的数字火炬手,和线下的六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在点燃的那一刻意味着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表达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这是亚运会历史上首个“数字人”参与的点火仪式,这是酷极了!这也标志着,杭州亚运会从此刻正式拉开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