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学季培训的第二天。
上午,语文、数学、综合组分享了各自的品质学科建设。各学科还分组进行了讨论、细化。我约巴蜀导师一起进行了现场点评。
我的点评包含三次掌声,传递三份感谢;两点感受,推进行动;一个目标,统一方向。
三次掌声,分别献给三类人:
主持、会务服务的老师;
学科的学科大组长、召集人;
学校的每位老师,每一个重要他人。不管是以前的、新加入的,成熟的、年轻的,都那么优秀、那么动人。
两点感受:
1众人划桨开大船,百花齐放在启诚。
自己从进校时的诚惶诚恐,到成长路的如鱼得水,源自于巴蜀一直以来的开放与包容,也源自于身边的高人无数。
2把启诚当主场,当自己的船长,创最美的教育。
通过分享,我们看到了从学校到学科,一致目标,个性路径。希望每位老师早日融入,共创荣光。
一个目标:
教学高质量,品质我代言
新鲜血液,带了人来,还带了经验、积淀、成果而来。形象诠释了学校“听万物和鸣,与世界共舞”的文化。
征程已启,一起努力!
附:各个学科建设规划观察
语文:
既关注课程,也关注实施,既重视教学,也重视教研,既看到学生,还看到老师,既有全校学科共性,也有年段转化个性,既有素养转化,也有品牌活动。
数学:
以课题为统领,落实“双减”政策,打造学校特色,从单纯的作业设计,不断拓展外延,丰富内涵。从服务教学这一个角度,变成成就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指导家长等多个维度。
综合:
多个学科,百花齐放,不同学科,不同特色,让人非常期待。
最为可贵的是,在思考基础课实施的同时,关注了拓展、定制课的建设与推进。很有大局观,也有时代性。
之所以把学科规划放到学校来一起分享,就是希望增进了解,相互学习,把好的举措从一个学科辐射到其他学科。
李珂、陈城两位新召集人,已经熟悉学校,了解学科,既有传承,还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