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是我同事,今年是他来公司的第三年。
前两天跟我吐槽,说跟他同期入职的其他几个同事有的升为团队主管,独立带一支超过十个人的团队,有的成为技术大牛,直接做了大项目负责人,最不济的也成了技术骨干,每年能带两三个徒弟,而他自己现在仍然干着跟刚入职时差不多一样的活,每个季度的考核永远都是b或者c(总共有a,b,c,d四个等级),除了每年一次的薪水普调,没有涨过薪。
作为研发工程师,小A不算一个技术能力很差的人,至少经过这几年的潜移默化的训练,技术怎么说也会有不小的长进,而且平时呢人也很实在,跟大家关系处的都不错。
其实小A这样的并不是个例。很多人进入职场后并不能马上进入状态,还沉浸在 “学生”这个角色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过了2、3年都没有想明白自己差在哪,尤其是做偏技术型的研发岗位的更是如此。
我想大家所说的职场低情商的大抵如此吧。
这里举三个最有代表性的细节,如果三条里你有一条没做到,那恭喜你,新人的帽子你还要继续戴下去…
1、遇到没有接触过的业务,不要轻易说不会
对刚走出学校的新人来说,一肚子的才华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因为从来没有真正的将所学所用落地到商业应用上过,而且学校也不可能什么都教你,职场上绝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靠的是经验,而不是知识。
遇到不会的问题太正常不过了。轻易的对领导说不会,从短期看丧失了一次学习项目经验的宝贵机会,而长期来看,让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印象变成了一个业务能力弱又不愿主动问题的没有责任心的人,当然会影响自己的晋升。
当你的上司布置了一个任务,而你又没接触过时,你首先应该告诉领导: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接触过,但我很有兴趣去研究一下,下周一之前我会汇报最新进展。 这里提前说一下自己没接触过是非常有必要的。万一deadline之后没有解决问题,不至于收获“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这个臭名声。另外,主动跟上司说下个周一前汇报也是自己责任心的一种体现。
2、汇报工作要诚实,永远不要自作聪明
职场是一个很复杂的环境,一切都是以公司的利益为先,无论什么人什么理由,只要伤害了公司的利益,总没有好的下场。
很多人为了业绩、为了晋升等喜欢耍点小心思,其实这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场合下如果局限在自己那一点小聪明的天地里,而影响了公司的利益,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比如这个例子。
小B是我另一个同事,工作很刻苦,经常性的主动加班。有次B所在的团队开发的一款系统出了严重bug,bug被触发时客户的某些数据会被销毁。因为数据比较私密,B自告奋勇要去客户现场调试。
Leader帮B在客户那争取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因为担心B解决不了问题,所以leader每两天都会跟B线上沟通,据说B每次的回复都是基本定位到问题所在,正在修复。
然而一个礼拜结束后,客户的数据还是没了,公司也因此遭到投诉,损失了不少。后来才知道,原来B一直都没有找到问题。
B之所以没有跟leader说实话,一来担心自己给大家留下技术能力差的印象,二是觉得自己加个班熬个夜能解决问题,事实上B在那一个礼拜每天都是熬到凌晨。公司不是学校,没有人会因为你熬夜就可怜你。年底考核时leader直接给B打了不及格。
B不是科班出身,从培训班学了两个月后转行做IT软件研发,计算机基础可能较弱,但业务能力差一点并没有可耻的,当发现自己难以在deadline前完成任务时,必须要主动汇报,一旦影响了团队业绩,甚至是公司的利益,只会吃更大的亏。
3、职场不是家庭,不要轻易的得罪别人
有些人敢爱敢恨,做人做事都是真性情,我特别佩服,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无论何时何地看谁不爽就怼过去。
这样的人生活中会很潇洒,但工作中这样的话,恐怕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了。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的,被你看穿了真实的嘴脸不代表在老板那也被看穿,说不定在你这是小人,在老板那是大红人。所以得罪了小人是不讨好的,小人在老板那的一句坏话,是你用加班三个月都不一定能换的回的,大奸臣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就是最恰当的例子。如果小人再在同事们面前诋毁你,你就完全被孤立了,而在职场上被孤立,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在国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国家政府单位里,得罪人的严重性就更不用说了。在中国这个体制环境下,你永远不知道你身边那个默默无闻来了一个月就转正进入重要职能部门的人是不是一个“二代”,永远不知道他会不会哪一天成为你的领导。
我身边就有一个因为跟同期入职的一个同事没有处好关系,一年后这个同事成了他领导的领导,最后自己被迫辞职的苦逼学霸。
跟同事处好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必须学会的职场技能。
总结
其实职场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何止三条,本文的三条应该说是职场套路的基本法,围绕这个基本法可以引申出很多个发散问题,比如遇到不会的问题,你如何学好信息检索,如何进行高效率自我学习,不要耍小聪明并不意味着做老实人,不得罪别人也不是意味着一味的忍让,职场有哪些基本套路…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职场中的我们一步一步的实践,多做多看多听多想,每一个职场老鸟都是从新人开始,一点点的积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你成长的有多快,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大的心思,花费了多大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