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童年时的老汽水。于是出于情怀我买下了一瓶,打开尝了一口。
味道确实是记忆中的味道,但感觉上却差了些许。
我开始回忆从前,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差异,随后却猛然发现,多年来对饮料喜好的改变,恰好映照了自己心境的变迁。
呱呱坠地之始,没有牙齿的婴儿是靠母乳或奶粉维持生命的。
原本我以为奶粉是甜的,可直到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原来宝宝很小时候吃的,模仿乳汁的奶粉和乳汁一样,其实是没有什么味道的。
幼年的我们,吮吸和吞咽都不过是一种本能。我们只是靠着几百万年的演化生成的反射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味觉和其他感觉一样,都是混沌不清的。
那时的我们有如一张白纸,等待着时间在上面书写新的篇章。
如今的婴幼儿奶粉是分段的,当达到四段的时候,味道就变得甜了起来,这也符合了我儿时对于奶粉的印象。
当时不只是奶粉,我也经常喝一种叫做麦乳精的东西,甚至是直接喝白糖水。而后来,我更是迷上了商店里的汽水。
当年的汽水只有什锦和橘子两种口味,装在玻璃瓶子里,上面套着被压得紧紧实实的铁皮瓶盖。如果不幸没有起子的话,打开它就需要大费一番周章。
用牙齿,用筷子,用桌椅的角落,这些举动往往带来惨痛的后果,桌子破损,筷子折断,牙齿则更加惨不忍睹。但即便如此,下次我依旧会勇敢地尝试,只因那甘甜的味道,爽快的口感。
那时的我追求的是饮料中甜蜜和畅快的感觉,生活上也是如此。天真浪漫的孩子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只是肆意地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玩着,笑着,纵情地沉浸在美好的时光之中。
高中时代,我才接触到可乐。
第一次喝那个东西的时候,我差点吐出来。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好像是带汽的板蓝根冲剂一般,虽然有甜味,但更多的是怪异。不过之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喝了第二口,第三口,直到最后将它喝光。
因为电视里面的人在喝,身边的人也在喝。担心被人嘲笑的我只能也装模作样地去喝,直到最后完全适应了那种口感。
那时的我追逐的是潮流,甘愿改变自己的喜好来迎合时尚。因当时的我渴望融入人群,害怕遭到孤立。
大学以后,我开始喝酒。
我完全不喜欢酒的口感,啤酒苦涩,白酒辛辣,其他的酒味觉上也过于妖艳。然而我却十分享受那种朦胧的状态和飘然的感受,仿佛下一秒自己就会原地飞升,挣脱一切束缚,翱翔于天地之间。
那个时候,我踌躇满志,觉得自己可以闯出一番天地,觉得自己的才华可以尽情得到施展,觉得世人都将为我瞩目,觉得新的历史将在我手中呈现。
工作之后,我依然喜欢喝酒。
但这时的酒已不再能够带给我那种飘然的快乐,只剩下了昏昏沉沉的麻醉感,就像我半醉半醒时写下那首诗一般:
何物美似酒?
一醉解千愁。
百怨焚成烬,
狂笑暂忘忧。
那时,我经历了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失意和挑战,心中如大海孤舟一般无所依靠,一片茫然。不懂得处理这些事情的我只能选择像鸵鸟一般将头埋入地底,不听不看。试图用烟酒之类的致幻物麻痹自己的神经,借此逃避现实。
后来,我开始喝茶。
小时候我曾将这种饮料归类为药,因为只有药才会有如此的苦味, 对它我一直敬而远之。但此刻,我却能够尝出这苦涩之中蕴含的醇香,甚至能够体会它所带给我的宁静。小亭之下,一盏清茶,红尘俗怨,一并喝下。
此时,我已经能够像喝茶一样平静地接受那些苦痛,并且能够淡然回首,回味往日那些不堪的经历,从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同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而现在,我更喜欢白开水。
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汽水只会在我口中留下粘腻的感觉,那些啤酒白酒也变得难以下咽,而那些花费重金买下的各色茶叶,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束之高阁。
而且,我也从原理上认清了喝水的意义。
水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之源。平均每个人体内的含水量约在70%,它对调节人的体温,润滑人的皮肤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人的生命也时刻离不开水,一个人不吃饭光喝水能够存活七天,而不喝水的话,只需要三天,失去自身水分的20%人就会死亡。因此人必须要经常补充水分,一个成人每天需要补充的水量不能低于2000ml。
即是说,喝水最重要的作用是补充体内的水分,而不是对味蕾的满足。并且只要喝饱水之后,那些对甜对爽对醉的渴望便会荡然无存,变得毫无意义。
由此足以证明,那些五花八门的饮料都是假象,只有不掺杂任何味道的白水,才是这一切的本质。
生活亦是如此。
人的一生往往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诱惑,被蛊惑,被引诱,陷入痛苦,陷入迷惘。而有朝一日当我们历尽铅华之后终将幡然醒悟,原来一切功名利禄皆是留不住的过眼云烟,只有那些始终不离不弃地陪伴在身边的人,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珍惜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人生如水,平淡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