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
夏海芹
本周我要上公开课,姐妹们说《观刈麦》不太好讲,恰巧我对这首诗较为熟悉,就决定选这篇来讲。在讲之前,还是踏踏实实地把解读写出来。
《观刈麦》的作者是一代诗魔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44岁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之前的白居易以“兼济天下”为志,关注苍生心忧黎民;之后的白居易在现实中渐渐消磨了政治理想,剩下的只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和饱受争议的“独善其身”。
前期的白居易如何实现他“兼济天下”的志向?
靠的是他的讽喻诗。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意愿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只有将民生民情上达天子,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清明,百姓才会安乐。《观刈麦》就是一首杰出的讽喻诗。
有感于陈晓东老师提出的“一字立骨”的教学理念,也尝试着在本诗中找得一字,拎起全诗。翻来覆去,寻到一个“忙”字。诗歌开篇写到——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中“闲”和“忙”是一组反义词,“少闲”“倍忙”对比就更强烈了。以田为生的田家,一年到头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到了五月就加倍忙碌了。干热的南风吹了一夜,第二天,金灿灿的小麦覆盖在地头,召唤着“田家”将它们收割归仓。
诗中哪里表明丰收了?
一个“覆”字写出来了,覆是覆盖的意思。小麦成熟了,沉甸甸的弯下头来。丰收在望,于田家而言,这样的月份叫忙月,紧张忙碌的劳动开始了!
五月的田家如何倍忙?
看,妇姑童稚正在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这两句是互文的手法,并非是妇女们都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们都手提壶装的汤水。而应是妇女儿童有的担着竹篮盛的饭食、有的提着壶装的汤水。可以想象在通往家田的路上,妇女儿童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好一派忙碌的场面!
看,刈者丁壮更在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刈麦的丁壮足下是“蒸”,背上是“灼”。天气酷热,地面温度很高,脚踩着发烫的土地,麦田弥漫着闷热的空气,丁壮们像置身蒸笼一样。炙热的太阳无情地晒着,脊背如同火烤一般,他们正挥动镰刀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埋头割麦。白居易用“蒸”“灼”“炎”三个字来写天热,每一个字都和火有关。“蒸”字,原本就是用火使热气上升,下面的四点就像四把火一样热气腾腾;“灼”字则有灼伤的意思,晒到超出皮肤承受的限度,才是“灼”的感觉;“炎”字更形象,那就是燃烧的两团火。读着这两句,就会觉得热气无处不在,人又无处藏身,刈麦者的艰辛可想而知!
诗歌最是字约义丰,读者想象的空间非常丰富。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刈麦如此艰苦,你猜丁壮们心情如何?
他们一定是面带微笑,内心喜悦的!
“田家”收田,天经地义,亘古不变。丁壮力气已经用完,却不敢停歇,他们只想珍惜这夏日长长的白昼,多收割点麦子。在观者看来刈者是如此的艰辛,可刈者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他们怜惜的是田里已经成熟的麦子,这麦子关系到国家的赋税,这麦子关系到全家的生计,这麦子是辛苦一年的希望!只要麦子能丰收,力气用尽又何妨!
如果这一群背灼烈日脚踩蒸笼的刈者让我们看到辛苦的话,那下面出现的拾者就让我们感到心苦了。
看,拾者贫妇也在忙!“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贫妇加幼子,只能拾遗穗来充饥肠。为什么贫妇抱着幼子还要来拾麦?因为“家田输税尽”。身为“田家”,没有“家田”,生活就没有保障。很简单的道理——在刈者有麦可收的时候,拾者尚有麦可拾。如果拾者无麦可拾,贫妇和幼子该怎么存活?沿街乞讨吗?若乞讨不来呢?而拾者也是曾经的刈者!
今日的拾者,是昨日的刈者;今日的刈者,也可能沦为明日的拾者。一切的根源都在“输税尽”三个字上!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两句,诗人已经从远远观望丁壮刈麦到走近聆听贫妇诉说,进而心生悲伤。这里,诗人不仅在距离上和劳动者近了一步,在内心深处也近了一步!
贫妇幼子拾麦充饥肠的悲惨遭遇,写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孔子曾言,苛政猛于虎也。“田家”一旦交不起沉重的赋税,“家田”也只能“输税尽”了。当更多的“田家”没了家田,民不安,国又如何强?
忧国忧民的白居易“意激而直言”,他写讽喻诗的目的,就是要为民请命,他期望今天的拾者能成为明天的刈者,若天下的拾者都能成为刈者,不正实现了他“兼济天下”的志向吗?!为此,他不惜现身说法自我解剖。
看,观者县尉不忙!“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本诗观的是刈者,忧的是拾者,愧的是观者。
谁是观者?白居易!
35岁的白居易,时任周至县县尉。唐朝县尉是九品官,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他一年的俸禄除了三百石粮食外,另有职分田两顷五十亩,钱一千九百一十七文。一个封建“小吏”尚且如此,那么位居金字塔上层官员的俸禄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观者的白居易为什么要愧?
与丁壮比,他不事农桑;与贫妇比,他岁晏有余粮。他自认为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念此,他为自己的“闲”深感羞愧。这也正是白居易的可贵之处。他把悲悯送给穷人,把忏悔留给自己。火热的心冷静的笔写实的文,让天子看了深思,让权贵看了变色,起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白居易的讽喻诗针砭时弊,招致44岁的他贬官江州。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打击,此后的白居易“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振臂高呼为民请命的讽喻诗就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