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读史铁生,就写了些关于“死”的文字。
原先想到死,都是负气,躁郁的时候发泄情绪。但读完史铁生,发现他对死亡思考的特别多,又特别豁达。于是就忍不住写了我的死亡观。
一位亦师亦友的姐姐说全篇都是死,不好。
大概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将死归于负能量一派,我们的死亡教育从小就很稀少。
但人有所忌惮,才会有界限,知道分寸。我呢,听人劝。其实史铁生老师也写了很多关于活着的文章。他也说,活,甚至活好,是很难定论的。好好活着,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定义吧。
一说到好好活着,我就忍不住喊口号列计划。其实,植物向上生长得越茂密,在地下就有越深的根系。人想让自己积极快乐,也要诚实地面对消极与失落。钻研心理学的那些朋友教我悦纳自己。本宝宝就欣然同意了。
给“活着”前面加上“好好”这个状语,还是挺有必要的。毕竟谁愿意一辈子泡在余华大爷《活着》的苦水里呢。
史铁生文章里的生,通常从他的有记忆的岁月开启。并不是之前的那些日子里生命尚不属于他,而是如同天地初开,从一片混沌中晓见了光。于是这世上有了日月星辰,鸟语花香,人声鼎沸,河山绮丽。在我看来,先生说的就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盘古,心里住着自己的女娲,信奉自己为上帝,建造出自己的伊甸园。每个人,只要活着,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好好活着,这世界才有秩序,尽量远离饥馑病痛,充满真善美与和平。
史铁生:“所以我相信,生命是起源于一种欲望,或者也可以说一种引诱。”从宗教和人伦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无误。
单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生命的起源我认为还有两个方面可以补充。一是竞争,一是运道。
科普绘本《小 V 向前冲》告诉孩子们,它们怎样从一群小蝌蚪里脱颖而出,赢得了一场生命的赛跑,才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就是前面说的“竞争”,生而为人,总会厌烦同别人做比较,但是打出生前,我们就一直在与他人比较、争夺一个出线的名额。卷起来,更高更快更强。不努力,就比别人努力得少。
很多孩子小时候问过:“妈妈,我是哪里来的?”诚实的妈妈回答:“你是捡来的。”听说自己是捡来的,好多人都不相信。
但是在母亲体内,大家的确都是被“捡来的”。成年女性每个月成熟的几个到十几个卵泡被卵巢排向腹腔,输卵管的两只大手(解剖学命名为输卵管伞)在腹腔里来回打捞,宿命般捡到那颗会成熟的卵子。卵子在输卵管里缓缓蠕动,等待她命定的小V。终于他们相遇,结合,去子宫里找到一块肥沃的土地生根发芽。当然世事无绝对,有的妈妈会一鼓作气捡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宝宝,有的宝宝害怕孤独会在麻麻肚子里3D复印寄几。此种意外,学名多胎妊娠。
无论如何,我觉得生命孕育的整个过程都依赖冥冥中某种神秘的机缘,或称之为幸运。
兼备竞争力和好运道才能获得生机,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故事给我们讲述了“生命来之不易”的大道理。
所以要好好活着,抓紧手里这张中了头奖的彩票,虽然有时奖品不那么称心如意,毕竟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值得悉心珍惜。
谁要是还想删号重练,那得先考虑清楚,万一下回抽到“谢谢参与”或“再来一次”,就真的能得偿所愿吗?
生命像一粒种子,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法)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