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每年都有,从来到这个世界,我也每年都过。有记忆开始,中秋节就有月饼。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吃到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一起吃月饼的人也渐有一些变化。
最早的记忆里,中秋夜,在院子里摆一张矮方桌,桌上摆一些秋季收获的农作物,比如玉米,毛豆等,都是煮熟的,还有一盘摆一些自己家或者邻居家种植的水果,比如苹果、红枣等,中间还摆着一盘月饼,好像是一块或两块切成几份的。明亮的中秋夜,圆月当空,皎洁如白昼,全家人围着方桌,坐在小凳子上,大人们聊着家常,我和弟弟则自顾自的吃着。有时还会有邻居串门。那时的玉米现在想来都特别香,不仅仅是远远闻着香,吃起来也有扑鼻的香气,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吃过这样的玉米了。月饼更不用说,配额不多,小口慢嚼,且吃且珍惜,我最喜欢的是五仁月饼,当时有一些月饼里有青丝、红丝,吃起来甜的有点怪,我不喜欢,通常会把它们从月饼里挑去。
后来求学在外之后,中秋节没有假期,因此,就有好多中秋节不是跟父母家人一起过了。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有北方的月饼,也有南方的月饼,近些年还有冰激淋月饼了。但是感觉上月饼还是把老样子的月饼当成月饼,冰激淋月饼则当作是冰激淋。今年中秋有单位发的冰激淋月饼,前几天就开始吃了,昨天突然想到,今年还没有买月饼呢,于是下午去稻香村看看,结果一进门就看见醒目的大字,月饼已售完,今天得去趟超市,超市应该还有的。心里压根就没把冰激淋月饼当成月饼。
小时候,中秋节的意义可能是吃月饼,毕竟,那个时候一年就那么一次,而且也没多少。现在,中秋节的意义,感觉起来,更多的是团聚了。各种原因,最亲的人、最想聚的人往往不会全部在一起。于是,团聚的时候,感受着身边人相聚的愉悦,内心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月饼的设计和制作手艺越来越高级,五仁月饼依然经典,有的南方月饼里还有了蛋黄,枣泥和豆沙馅也更加惊喜,但是吃月饼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一起吃月饼的人和远方吃月饼了。我也会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想起那些曾经一起吃月饼,却已经远去的最亲的亲人。
女儿也已经长大了,如今,已在远方的城市求学了,前些天给她寄了一盒冰激淋月饼,据说是跟同学一个下午就搞定了。我也没跟她聊过月饼的事情,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对五仁馅和冰激淋“馅”的月饼分别有什么感觉。
很好的事情是,社会上似乎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重塑,中秋跟春节一样,单位很多年轻的小伙伴,平常很少回家的,中秋节也会努力买票回家团圆。
月饼推陈出新,情谊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