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一万次的幻想我有了宝宝之后是何等的温馨有爱,母慈子孝。现实想都不想,直接甩给我一个大巴掌。
理想中的我应该是充满智慧和耐性的,可是现实中的我一点小事就让我炸毛。理性中的孩子应该是每天都有着天使般的微笑,可是现实中她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满地打滚。
我也有着深深地挫败感,为孩子没有一个理想的妈妈而自责,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有的感受,但是我是这样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先知》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的戳中了,养育孩子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修行呢?
1.我们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自我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认我们是不完美的,诚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时候的最容易听妈妈说的就是:“你不可以发脾气,你不可以做错事,你不可以惹我们不开心……”所以我会想着逼着自己完美,可这世上哪有完美的人,不过都把最好的一面展露出来。
可是孩子就是我们的“照妖镜”,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了原来我是如此的不堪。我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忍受不了他们的不完美。这一切一如我孩童时遭受的一样。
当我知道这一点,后我开始和自己和解,告诉自己,无论怎么样,我的父母我的丈夫孩子都是爱我的。这才是我,优缺点并存的我。
你要首先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
2.纯粹的爱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不停地再告诉她我很爱她,但是我却发现我的爱一点儿也不纯粹。
我喜欢她可爱冲我笑的模样,我却一点也不喜欢她冲我哭闹。我喜欢她乖顺听话,我一点也不喜欢她总是不听从我的指挥。我喜欢她会跟其他长辈有礼貌的打招呼,可是我一点也不喜欢她不与人接触。
我发现我的爱是带有条件的,她做的好,我就爱,她做的不好,我就讨厌。
学习圣经的时候,上帝对于我们是恩典与管教并存的。无论我们如何,他都是爱我们的。上帝也期待我们如此来做父母。
我们的爱却没有上帝来的纯粹。
有时候我会忽略掉,其实我的宝宝也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我不曾去了解她,就忙着去管教。总是事与愿违。从一开始我的方向就错了。我的爱并不纯粹。里面夹杂着太多属于我的私欲,才让这份爱失了颜色。
需要管教的是孩子,其实内里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3.带有感恩的心去养育孩子
跟公婆相处之后,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感恩,中国人是不善于表达的感谢的,但是却不代表不想要。
学会感恩之后,让我与公婆,父母关系变得更好。同时我自己也变得没有那么狭隘,看问题也会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孩子。
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唯一可以带到永恒的产业。也是我们今生最大的任务。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幸福。
有时候我会感恩,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我的亲人。
她会在我做家务的时候跟着我想帮忙,虽然弄的更乱,但是感恩她有这样的爱心。她也会在我难过的时候过来给我拥抱,我很感恩她这么小就可以关心别人。我也很感恩,很多次我打了她,骂了她,她仍然不带有任何条件的来爱我……
我还记得她刚刚出生:我将这个小小的孩子抱在怀里,我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养孩子本来就是一种修行,一种生命重来一次的机会,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