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困境
1. 问题
李笑来老师形象的描述了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一副场景。指出问题的出现无非三种情况:
a.没有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b.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c.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错
2. 慌乱
“勤奋而又懒惰”现象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对时间压力的感受,即时间恐惧症。一方面,“没有时间了”或“时间不够了”的恐惧,使他们废寝忘食般的勤奋。然而另一方面,同样的感受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名其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
3. 解决
“没有时间了”的尴尬,就好比一把需要打开的锁。想要摆脱这种尴尬,死盯着这把锁也是没用的。
本书主旨: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它隶属于你才对,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分清主仆很重要。
2. 何谓心智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他一切过往获得的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也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他一切过往获得的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也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所应当拥有的智商正常生活—当然有好有坏。然而当一个人的心智开启之后,他将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尽管依然有好有坏。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一切都可能与从前不一样,因为他要用他开启过的心智去理解、去判断。
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它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最终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经过积累而形成的。最终,注定产生天壤之别。既然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当然最终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最终都需要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所以说,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学习而像病毒繁衍一般疯狂发展,而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辅相成地大幅增长;于是,心智可发展,可培养,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
3. 我的案例
这两个经历能够说明的道理却是非常惊人的:人们可能会出于一模一样的理由却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于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上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这个问题。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去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外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而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更可能的是,甲很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他从来都不曾问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那项技能的用处,享受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他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们心智的一部分,下一次遇到新的学习机会之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再次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另一方面,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那东西究竟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从未拥有过那项技能,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那个不也没什么么?”也许有一天,他会遇到一点尴尬,这样的时候,他可能会慨叹一下,“当初不懂事,要是好好学就好了……”然而,这对于他来说,仅限于慨叹而已。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另外一个理由:“现在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根深蒂固,最终,当他面临同样的机会之时,他会仅凭直觉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就会发现像乙一样的人更多,要比像甲一样的人多得多。关键在于,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的理由竟然是一模一样的!人们通常认为,恰当的逻辑训练能够提高一个人正确决定的几率。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逻辑都无能为力。而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相反,比比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常被孩子驳得哑口无言就是这类情况—并不是小孩子不讲逻辑,也不是小孩子就对了,可他就是无法理解父母所要传递的经验或者道理。他们不相信的理由和父母相信的理由很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历史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明天”,可两派人偏偏就对立了起来,甚至各自都为了其实一模一样的理想“抛头颅撒热血”,甚至维持牺牲几代人的福祉。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力量。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从基本的层面上来看,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尽管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个欲望都能被满足,但是我们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是个确定的事实。更进一步,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欲望,只不过或者程度不同,或者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得各不相同而已。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 而另外一方面又是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是有的,但,在此之前,接受现实是唯一的起点。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就这样。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用“我有的”-积累交换“我要的”,用方法和经验来积累,从而换取我想要却没有的。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不给你什么。摆脱这 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你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这一点必须相信,也最好对它确信无疑。
3. 完美永不存在
没有人不追求完美。只可惜,完美并不存在。而完美往往与脆弱相伴。
能力差的人因为自己没做过,不知深浅而随便提要求。或者完美根本就是不愿意去做的推辞。而能力强的人,或者说“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不仅有能力而且还坚持不懈。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更接近完美。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时时刻刻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就算最终完成,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再往大了一点说,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丝遗憾?现实就是如此,不接受不行。
4. 未知永远存在
人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希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这根本就不可能。
“牛角尖陷阱” 无处不在,为了进步,我们需要忍受一定的未知。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不可能全能全知,例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另外,有些问题即便有答案也未必能明白,暂时不去问为什么可能更划算。其次,未知分为两种,一是永远不能解决,二是未来也许能解决。“第一章内容需要学习第二章内容才能深入了解”是所有高难度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爱钻牛角尖的人必然吃亏。
必须接受“未知永远存在”的现实,而后只能开始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凭空就多了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处于焦虑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焦虑的情绪会使人觉得“必须做点什么”—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一个相对有效的解决策略是: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暂时先把它记下来,而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记下来。很多人没有记录的良好习惯,以至曾经有过思考(有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不过后来却仅因为“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的机会。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和疑问,因为它们被记在本子上;而又因为它们被记录了下来,所以可以经常被拿出来重新审视,不一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因为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清楚的解决方案。当然,更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你一直在前行,你一直在积累,你一直在成长;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当初无能为力的你。你已经再次重生。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人们往往低估环境的巨大能量。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往往把来自环境的影响当作自己由衷的想法。
与外界的无谓比较,使得每个人“凭空”多出了一个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目标。于是,动不动就出现被自己的理想绑架的情况。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正是因为如此而最终沦落为平庸之辈。
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而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越高。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本质上来看都无法做到“摆脱现状”,因为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任一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是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优秀的人最少对现状的不满,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他们当然也因此每时每刻都更为优秀。
6. 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与用错误方法做事相比,做错误的事情,选择错误的方向后果会更严重。
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的方法最核心的判断是看它是否现实?
理解可能比较容易,但正视接受现实却更难。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以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不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必须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得半点动摇。
之前提到过的“既勤奋又懒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老生常谈”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所以才常常做出那么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田地。
第3章 任务管理
1. 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最致命的错误。有一个貌似悖论的原则,值得牢记:完成任何一个任务,往往都需要三倍于计划的时间—即便,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个因素。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任务完成所需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一个重要的步骤: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呢?还是陌生的呢?
有些任务是熟悉的,即,在此之前已经做过的。由于你已经做过一次或若干次,所以,你清楚地了解该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你知道应该如何拆解该任务,应该怎样分配任务,每一个步骤需要耗费多长时间,你知道哪些环节需要格外小心,你知道如何才能完美地完成该任务……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很容易正确估算任务完成所需时间的。
然而,如果任务是陌生的,那么,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必然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不熟悉那任务所以才对你来说是“意外”。
实际上,它们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人都必然遭遇的事情。只有做过一次之后,该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对新手来说是意外的东西,对你来说是“意料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需要完成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文中那个貌似悖论的原则总是应验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不可逾越。
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而后根据此判断来进一步判断完成任务所需耗费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2. 及时行动
所谓做事拖拉,不是拖拖拉拉地做事,而是拖拖拉拉地就是不开始做正事。明知自己在拖拉的人很痛苦,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可就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最拿的出手的描述。
拖拉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呢?为什么哪怕他们自己已经焦虑得不行,却依然迟迟不肯开始呢?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之前提到过的“错误估计任务所需时间”,所以,总以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里想着“时间还多的是么!”可这并不是最本质的原因,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内部的恐惧: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然而,最终患上“拖拉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他们错以为那些能够做对、能够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直接做好的。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确实总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能够做好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没办法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拉的本质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这只不过是现实: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事情。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竟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那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那四个字是有道理并且值得相信的:勤能补拙。
而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自己是否能够做对,无论自己是否能够做好,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是否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嘲笑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所以,一旦你开始认真做事,你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要远远高于你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人有之前提到过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微妙心理。
没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负面评价。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做对,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对你做事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终将远离你的生活,他们不是正经做事的人,必然最终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时间是匀速的,但从心理学上,时间对于人的主管感受确实加速的。更重要的是小的时候没什么事儿做,那时间愈发觉得过得慢;随着年龄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那时间当然愈发觉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当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马过隙,瞬间而已”只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
如果把这个知识纳入到自己心智的一部分,那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拥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有必须完成的任务,你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那时间必然是越来越快的,并且你现在已经明白:那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度扑面而来。
也许有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
3. 直面困难
就算没有低估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按时开始执行任务,很多人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
他们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被划分为两部分,相对简单的部分与相对困难的部分。
人们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奖励与惩罚。谁都喜欢被奖励而讨厌被惩罚,在最初的场面上来看,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出自合理且基于安全的考虑。
4. 关注步骤
“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关于这件事的三个方面what,why和how。而是how,需要从what入手,不停的细分,拆解任务,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独立完成。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会像一个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们更多关how,他们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落实每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能够有效地分配任务,乃至团队可以切实可靠完成任务。例如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自己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之后,他才能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的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how而反复拆解任务,最终确认每一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变得踏实,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的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它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切实的巨大好处。
5. 并行串行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并行两个任务。养成一个习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用,我也出来,看着纸上罗列出来的任务,就可以分辨哪些任务简单而又机械,而另外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有机的,然后,尝试着把一个复杂而又有机的任务,一个简单而又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一起做。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这两个任务之所以并行,是因为你对自己了解,所以才主动如此安排的。
另外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了时间片,是一个很难习得的习惯。我通常使用二十分钟工作,加五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就开始像CPU一样处理任务,这么做这么做可以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
尽管很简单,但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样简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旦养成善于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不知不觉的提高了。
6. 感知时间
与时间做朋友之后,才真正知道它的宝贵,知道它的神奇。
基于过程的时间记录,更为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还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的感知时间,而后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有时间合拍,与时间做朋友。
7. 记录开销
正如理财一样,第一步要弄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什么地方了,管理时间也一样,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
8. 制订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十五,至三十分钟,仔细制作,你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划算的,正如另外一段陈词滥调所说的那样,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你遇到的问题太多的时候,你只好进行选择,生活就是选择。而当你标记一个事情为重要的时候,你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因为其中一些有可能,只不过是显得很重要而已。
而是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看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对你的目标达成,确实有益。比如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情,往往并不关心这些事儿到底有没有用,可问题在于有趣的事情不见得有用呢!
任何一个习惯,哪怕很小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些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9. 计划
大多数情况下,计划总是必要的。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所谓成功就是达成预期目标这是对成功最简洁,最清楚最无副作用的定义。
对大多数人来讲,所需要做的事情几乎都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对普通的人来讲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1).已经有人做到了
2).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可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了之后,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时间的浪费”即失败,往往是因为a.目标不现实或者目前,暂时不可行,b.为了达到目标而制定的实施策略有误。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句话其实没有说到点子上,之所以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不过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以自身的情况,究竟是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计划是必须的,目标当然应该是确定的,一般来讲,越是短期的目标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标越容易实现,你想固然是应该有的,但是理想这东西玩玩太过遥远,以至于,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还好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步走好,踩得足够踏实。用各种方法保持乐观就好乐观是靠努力和挣扎才可以获得的经验。
于是,做计划的时候要知道一件事儿,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制作长期计划的,这是一种能力,也几乎是最重要能力之一。然而这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制定过分长期的计划。不要无知无畏,然而,没有必要心存惶恐,这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必然可以获得的能力放心没有人是天生的,都是后天习得的。
有一些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
计划固然很重要,但行动更为重要。如果你想要做事,你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有两个:1.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坚持。2.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玩玩,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10. 列表
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用来组织或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任务列表,待处理列表,核对列表...列表本身非常有用,而制作列表运用列表确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
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是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没有必要的浪费时间。
11. 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所面临的大多数任务其实都是重复性的。只要遇到重复性任务,就要再做过一次,之后马上总结整理,而后经过后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情,这就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最根本手段。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在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考虑个中的细节。有一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很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而已。另一些人总以为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为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久而久之,就是一个简单的习惯,会令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会很容易找到无数的例证。
12. 预演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尝试着把将要做的事情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很多遍。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它往往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哎哟的时候面临的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只好借助执笔用写写画画来辅助自己预言每一个步骤。
所需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言就越发不可惑缺,只有经过大量的预言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再一次,这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准备充分的人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良好的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准备不充分的人,届时必然表现欠佳,而即便表现再差,他也是提前多多少少准备了一点,于是经验告诉他准备是没有用的,至少是没有什么大用的,于是下一次他还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还会面临相同甚至更为严重的尴尬。
13. 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不仅要给自己的最终结果设置验证机制,有经验的人,因为他们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所以早已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对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证机制。
遇到这个任务,都应该认真审视该任务,问自己一个问题,并想办法回答清楚怎样才算做好?如果你得把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那么可能更容易些,因为做好每一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可能已经成自然存在起码至少有这么一个,如果这个做不好,那么下一个就没办法开始。
其实这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自拍各种各样的任务,可是你究竟不懂你竟然不懂得设计验收机制,你最终会非常气馁。因为缺乏验收的机制,使得团队成员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无论做成什么样子都可以,都无所谓。如此这般,团队的执行力等于0,进而承担失败责任的是你,不是他们。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第8章 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