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答李笑来在《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价格》文后提出的“思考与行动”,将自己的答案记录于此。
1. 仔细罗列你的一切委屈,不断填补,然后逐一划掉——只要你最终能认清那是因为你做了“不被需要的事情”
a. 小时候被灌输“不读书没有出路”,读了研反而父亲开始鼓吹“读书无用论”——原因:他没有看到读书在我身上造成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期的心理变化,他们那代人评价儿女的成功主要靠跟邻居家孩子的对比,但跟别人的比较,其实不如跟自己的纵向发展比较来得脉络清晰,不过我想,他需要的是看到我毕业后过上幸福的生活,到时候“读书无用论”自然会站不住脚。
b. 逃避了同学的示好之后,往往连朋友都做不成——原因:可能他们并不需要一个很“作”的普通朋友,或者我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需要,受伤了?这不重要,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
c. 合作写论文的老师,在我整理完数据之后,基本把我踢出了这个团队,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甚至一直担心我盗窃他的想法——本人志不在科研,只要能发核心毕业即可,况且这位老师实在好大喜功能力却不足,因此独立写一篇论文对我来说是更优的选项,应当感谢他
d. 没有养成主动联系的习惯,导致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我的态度和能力可能都有问题,在情感和专业上没有达到必需的标准,因此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培养更加密切的关系
2. 你的周边人的需求
我的家庭最需要的是什么?
稳定,即父母无灾无病(我的希望)、我按部就班的工作和婚姻路线(父母的希望)
我的朋友最需要的是什么?
共同成长,情感关注
我的老板最需要的是什么?
小论文发表、项目能力
我的同事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积极主动且准时地完成我的工作,不给他们造成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