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对宝宝的支持!宝宝一直也在努力写文积极地回复大家的留言评论 然后尽量按照大家评论想法的去带给大家更多作品!谢谢大家!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乱世人才辈出 其中不乏博学多才,文采卓越之人!曹植曹子建更是才高八斗,是三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七步诗》
曹 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为了巩固自己政权扫除一切贵族不稳定势力,不惜要想迫害弟弟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得十分贴切,浅显生动.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十分形象真切!
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曾反其诗意而巧用之,也作得《反七步诗》一诗!
反七步诗
华罗庚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下乐.
不惜身成灰,
愿弟早成熟.
“成熟”一语双关,诗意显豁,也很感人.
愿弟早成熟,而并没有像曹丕那样为了自己的前程命运而不惜心狠手辣将弟弟们纷纷放逐 甚至丢了性命。古人讲,长兄为父,这里哥哥的伟大形象脱颖而出,诚若一棵擎天大树 ,为其弟遮阴挡雨好不体贴!
《反七步诗》更多地是赞扬了‘萁’甘愿自毁,化作灰,做‘田中肥’,帮助豆成为席上的佳肴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立意跟《七步诗》恰恰相反.”
鲁迅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我们从小语文课上的“老朋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等课文我们已经不能再熟。可鲁迅先生也曾写过题为《替豆萁伸冤》的“反七步诗” 你知道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这首诗写于1925年6月5日,发表于1925年6月7日《京报副刊》,乃附于杂文《咬文嚼字(三)》中。此诗涉及的历史背景是:1925年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与段祺瑞政府沆瀣一气,专事迫害进步学生。学生忍无可忍,奋起自卫,并由刘和珍、许广平等倡导组织学生自治会,与其展开斗争,是为女师大学生风潮。杨荫榆为了制造舆论,责令其亲信、哲教系代主任汪懋祖于1925年6月2日在《晨报》上发表致全国教育界意见书,极力颂扬杨荫榆功德,指责反杨学生,谓之“今反杨者,相煎益急”;将杨荫榆压迫进步学生,说成是“兄弟相煎”。
鲁迅当时在女师大任教。
他对受迫害的青年学生深表同情,对杨荫榆之流深恶痛绝,对汪懋祖之辈的奇谈怪论则嗤之以鼻,以其子之矛攻子之盾,撰反七步诗一首,为“豆箕”鸣屈伸冤。
豆不在釜 萁在其中
釜虽哭泣 豆又何求?
诗中的“办教席”,指的是1925年5月7日杨荫榆在北京西安饭店宴请女师大评议员之举;在此宴席中,商议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位学生自治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