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fú):用来在水面浮行的木排或竹排,大的叫筏,小的叫桴。
“无所取材”一句,有三解:
1、释“材”为造桴的竹木材料,解为:无处找材料造桴。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的话说:“子路信夫子欲行,故言好勇过我也。无所取材者,言无所取桴材也。子路不解,微言戏之耳。”
2、释“材”为裁,意为:不能裁解微言之旨。讥子路粗鲁,没听明白孔子的意思,认为孔子真要走。朱子《论语集注》云:“材,与裁同,古字借用。”
3、释“材”为哉,意为:其他没有可取之处。何晏《论语集解》另引一说云:“古字材、哉同耳。”
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我准备乘筏子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罢了,但缺乏才能。”
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凌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