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去往食堂的路上,看到一年级一个小朋友在哭,他的姐姐在旁边安慰她,但是他一直哭得很伤心,我走过去轻声问他,你怎么了?孩子抽泣着回答我:“我的飞机被三年级的一个姐姐踩坏了。”
“你现在是不是心里特别难受?”
“是的。”
“那现在飞机已经烂了,你想怎么办呢?”
停顿了一会儿,孩子抬起头跟我说,“我想要他赔一个,可是我又怕他不会折,我想要架一模一样的飞机。”
“那你可不可以教这个姐姐折飞机?然后把她折的还给你,这样你就有了两架飞机,你觉得怎么样呢?”
孩子一听,连忙点头:“嗯嗯,好的”,眼泪马上就止住了。然后自己赶紧去找那个踩他飞机的女孩子了。
看着孩子的背影,我想起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就蹲在角落里,每天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如果让我们来治疗他,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能会说:“你不是蘑菇啊,赶紧起来吧。”我们可能说上百遍千遍,甚至还会过去拽他起来,这个病人必定还是会无动于衷,一动不动地做自己的蘑菇。真正的心理医生是这样做的:他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蹲了一会儿,医生站起来走了一会。病人不解地问:“你是一只蘑菇你怎么能动呢?”医生说:“蘑菇也可以动啊。”他说:“哦,原来做蘑菇也可以动。”所以他就跟着动。然后医生开始吃饭,他就问:“你怎么可以吃饭啊?”医生回答:“蘑菇不吃饭怎么长大?”病人觉得对,也开始吃饭。几周之后,这个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教育说难很难,但也挺容易,只不过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蹲下身来,陪他做一只蘑菇。而他,必然也有让自己生活成长、快乐起来的能力。
这是同理心,又称之为共情或者换位思考。同理心,就是懂得认同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拥有同理心的人更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减少矛盾冲突。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用同理心教育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温暖和爱会被一点点激发,往慈悲、善良的世界更进一步。
最高级的教育是学会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