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鸡毛掸子就插在奶奶屋八仙桌后面的花瓶里,一边一个,据说是奶奶的嫁妆物件。清早天蒙蒙亮去学校上早自习时,奶奶就手里拿着个鸡毛掸子拭去桌椅、柜子上的尘土……每天如此
奶奶没上过学,据说与爷爷的婚姻都是家中包办。养活五个儿女,后孙辈成群膝下,一生清苦。三姑初中没上完就要去淄博打工,奶奶不会表达,拿起鸡毛掸子一顿“小竹条炖肉”,嘴里不停喊着“没出息”、“长大了也是睁眼瞎子”的话,把三姑又敲打回了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儿时调皮,暑假里三伏天,把村东头一智障者家的扁豆摘了一兜,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交给了奶奶。回到家我也享受到了鸡毛掸子的待遇,至今仍然记得那场景:奶奶追着我满院子跑,屁股挨了好几下。老太太气喘吁吁地嘴里嘟囔着“不长出息,多长了手”之类的话。教训完,熟练的把鸡毛掸子换到另一头,接着熟练地在桌子上拂尘,嘴里说着:“把扁豆给人家送回去。再从咱家园子给人家摘上俩茄子。”
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鸡毛掸子就代表了奶奶的威严,虽然大多数都在拿起来吓唬吓唬,并不舍得真打。但那震慑力,无疑就是我家最厉害的家法了。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用她独特的管家威严,教育着他的儿孙走正路长大……
长大了,谈起成长,仍对奶奶花瓶里的鸡毛掸子魂牵梦萦,结婚时,奶奶的鸡毛掸子有一只成了我抢来的嫁妆。现在插到了我家的花瓶里。我也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现在看来,鸡毛掸子的教育方法也许过时,但奶奶那“身正、与人为善”的教诲永远充盈着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