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我和朋友一起参加了沟通大师的课程,学习了一些关于沟通的方法。
昨晚,十点多,我们俩就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家长问题,进行了讨论。
说实话,我俩当时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能不能解决问题还真不知道。但,没想到,今天我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上午,我去班里上葫芦丝课,课前,我在检查学生葫芦丝的携带情况时,我发现Y同学又没带葫芦丝。
准确的说从这一学期开学到现在他就没带过葫芦丝。
之前,他总说葫芦丝坏了,还没修好。今天,当我又一次看下他时,他说:老师,我的葫芦丝坏了,我爸一直没给我买新的,您能不能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给我买一个?
“你为什么不自己说?”
“我说过,但不管用”孩子回答。
“好的,我知道了。”
我一边用手机拨号,一边在心里嘀咕这个家长的不操心。
电话终于拨通。
“喂!你好!您是Y同学的家长吗?我是他音乐老师”
“嗯,咋了?”
“是这样的,孩子这学期一直没带过葫芦丝,这件事您知道吗?”
“知道”
“那对于这件事,您是怎么看的?”
“没看法”
“孩子的说他的葫芦丝坏了,想让您给他买一个新的,但您一直不给他买?”
“嗯”
“孩子没有葫芦丝,期末没法参加考核呀!”
“嗯,那就不参加”
“行”
挂断了电话,我的内心五味陈杂。
抬头看见Y同学期待的眼神,我竟然对有一丝丝的愧疚。
是的,这一丝愧疚来源于我没帮上他。
为了确定Y同学是真的想学,我再次把Y同学叫到了我身边。我问他:“每次因为不带葫芦丝被点名,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非常难受,我不想这样!但我爸爸就是不给我买!您再给我爸爸说说吧!”他说着,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你把你的这种感受给你爸爸说过吗?”
“说过,但我爸爸说他小时候也不带学习工具,他就没有难受的感觉。”
……
我决定再帮他一次。
再次拨通Y同学爸爸的电话,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我用无比平静的心态展开了和他爸爸的沟通。
“您好!再次给你打电话不是催您一定要给孩子买葫芦丝,而是,想让您听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说因为不带葫芦丝,孩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觉得特别的自卑,有一种深深地不配得感……”
“老师,我给他买的有葫芦丝,但那个葫芦丝音色不好,而且,还坏了,所以,他不愿意吹”
“用坏的东西体验感不好,您可以给他买个音色好一点的”我给他建议。
“老师,我非常讨厌你们学校!”
“为什么?说来听听!”
“你们学校集体采购的葫芦丝太贵!学校的校服也贵!这些明明都是几十块钱都能搞定的,你们非的得上块……”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每个人对物品的价值都有不一样的衡量标准。况且,您说的这些都是由家委会来订的,跟学校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双向选择的,您要实在不满意,您可以在外面买的。”
说实话,以前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我肯定会被气死。但,现在跟Y同学的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竟然任何的情绪波动,我竟然没有被他的情绪劫持。
“老师,您贵姓?
“免贵姓张”我回答
“好的,张老师,Y的情况我知道了。”
挂掉电话,孩子的班主任刚好路过。
经了解,我们得知Y同学两个姐姐,都在读书。说实话,三个孩子,生活在省会城市确实不容易。
看着孩子脸上的泪水,我真想去抱抱他。
中午,吃完午饭,我去班里找他,想跟他聊聊,结果,孩子们告诉我,他回家吃午饭了。
我猜他爸爸有可能是嫌学校的饭贵。
下午见到他的时候,我问他中午爸爸有没有跟他聊天,他说:我爸爸让我放心,葫芦丝很快会给我买的!
“听到爸爸这样说,你是怎么想的?”我问
“很开心”他一边微笑,一边回答。
“你是怎么回答爸爸的?”
“我就说了一句知道了,然后就没再吭声”他说
“傻孩子!你爸爸其实是很心疼你的,带着你们三个在省会城市生活,其实挺不容易的!你应该谢谢你爸爸!”
“嗯”
“晚上回家,给爸爸好好聊聊,知道聊什么吗?”
“感谢爸爸给我买葫芦丝”他腼腆的说
“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聊:1、感谢。感谢爸爸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感谢爸爸供我吃喝,供我读书,感谢爸爸在乎我的感受2、谈谈你心中的梦想和期待3、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支持”
我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好的,老师,我听您的。”
看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顿时也充满了力量。
这就是沟通的力量。
不被情绪带跑,把注意力放在人身上,关注人的发展,一切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