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东西总有个不好的习惯,不会写题目,每次都是先把内容写完了,根据内容再凑个题目出来,所以每次读自己写的东西,都有种不知所谓的感觉,尤其在简书看了那么多文章之后,越发觉得自己写的没有条理性,没有逻辑性,可是怎么办呢,给我个框架我就不会写了呀,所以,各位凑合着看吧!
我在高中时不算个好学生,高考结束后看着不忍直视的成绩,再看看天书一样的数学课本,最终还是弃了要补习的念头,选择了一所省内三年制的专科学校。我的母校位于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市,亲戚朋友觉得不理解,怎么跑到那么一个地方去上学,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学费便宜啊。
在高中那个圈子里,朋友的概念多少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初中时的那种单纯,认识了三个女孩,一个宿舍一个班,每天吃饭学习逛街都在一起的我们,在分班之后渐行渐远,看着彼此越来越陌生,也因为期间发生的事,心里有了隔阂,我把自己当老妈子一样,我看着她们有矛盾想调解,看着她们有烦恼想安慰,看着她们改变了想劝阻,结果自己钻了死胡同,活成了最累的那个。我希望自己给朋友带来的是快乐,是笑脸,可是我没有做到,我只是一味的忍让,退缩,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让她们快乐,我只能在心里说“对不起”,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呢,就想那么多,我把自己当救世主了,以为自己是谁呢。
三年了我不知道怎么理解和她们的友谊,到现在都说不清我们到底怎么了,好像就在一点一点的改变,好像就在看着那些变化而无能为力,有时候想,我们做错了什么,保留一份纯真的友谊难吗?可是我们都知道我们没有错,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吧,我们也都在找寻自己喜欢的生活圈子,找到了也就该跟彼此说珍重了。如今的我们已经不再联系了,偶尔发个信息都会觉得很陌生,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几个女孩子的相处,没有爱情的掺和,没有自身利益的影响,只是因为长大了,我们的友谊就变质了?
那个时候学习不好,可还是老往网吧跑,上个通宵,有空了和朋友出去小聚一下,不知道怎么过来的,仿佛在那么一瞬间,所有的一切都放下了,或者说是都放弃了,只想让自己安安静静的离开高中,找个地方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结果我真的就那么做了,我选择了去那个穷的出名的地方上学,一个人去了那里,在那里待了三年。朋友让我换个学校我也拒绝了,填志愿表的时候我就只填了一个学校,后来发现“贫困市”也没有那么夸张,好歹人家有所大学。
叔叔有个同学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所以爸妈让他送我去报名,我们走的时候已经是报名的第二天,坐的班车在兰州要转车,结果走错了路,长那么大第一次出远门,也不知道问路,也不知道看站牌。我唯一记得的就是那天兰州的雨下的很大,我没有打伞,等到坐上车的时候,我的牛仔外套已经全湿了,靠在座位上,又冷又饿。
下车后学校各系的学长学姐来接新生,到学校报完名去了宿舍,那个刻在我心里的宿舍——513,我是最后一个到的,进门后还没看清她们的脸,她们先说欢迎新室友。我向来不会说话,但也打了招呼,叔叔离开后,我开始收拾床铺,高中三年本就在住校,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
我们住的传统的八人间,我的床在刚进门的上铺,我跪在床上套被套的时候,小草在下面问我要不要帮忙,我下意识的回答,不用了,我可以的。我完全没有料到我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让她难堪,后来有一次小草喝醉了,哭着说她想把我当朋友,结果我一拳把她打开了……
八个女孩都是正青春的年纪,我们很快熟悉了,报完名领了军训服,当天下午就商量一起去爬山,我们学校依山而建,听说从学校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但我们没有找到上山的路,便回来了。第二天要开始军训,晚上就在教室上自习,说是自习,其实就是认识认识新同学,和老师同学聊聊天,找找老乡。
刚开始那几天,我们每天晚上熄灯后都会玩一个游戏——“叫名字”,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叫下一个人的名字,很简单,听起来也很幼稚,不过记名字很有效果。但是还没等怎么叫呢,我们又给八个人取了昵称——咖喱,小芳,小白菜,小草,老大,小小,璐璐,妮子,这下连本来的名字都不叫了,后来我们都说听见本名都会有种陌生感。
“513”是我们的宿舍号,也是我们的代号,从大一叫到了大三,即便是后来换了宿舍,还是老叫法,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就在“513”那个小窝里,她们给我过了十八岁的生日,我记得那天的烛光,也记得那天的气球以及气球里面她们写给我的祝福,更记得那个被我切的歪歪扭扭的蛋糕,还有她们灿烂的笑脸。在那个小窝里,我们也会在半夜两点睡不着的时候起来斗地主,或者聊天,要么偷个菜。
不同于其他宿舍,刚上学的时候我们八个人经常集体活动,我们在操场上捡过饮料瓶,攒够两大箱子后就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那个时候饮料瓶好像还比较值钱,卖了的钱我们就买宿舍用的东西,后来不值钱了,就不捡了。
我们在熟悉了市里的情况后,会不定时的去一家叫“林源”的火锅店,三年来去过很多次,宿舍谁过生日了,或者遇到什么节日了,都会去吃一顿,曾偷偷带些菜进去,也曾在那里吃着火锅喝着啤酒玩着“老虎杠子鸡”。那个承载了我们记忆的地方,欢乐在那里,疯狂也在那里,说不清有多少次了,我们在那个小小空间里留下我们的情感,“不要锅底,鸳鸯锅,三鲜的坐这边,麻辣的坐那边”,吃不过瘾了就加菜,偶尔兴致来了的时候要几瓶啤酒小酌一下。有时候也会讨论一下,我们是不是太能吃了,在互相对视中,大笑着,继续开吃,直到吃饱喝足。
“萍聚”,这首被视为舍歌的歌曲,我都忘了是谁提出要把它定为我们的舍歌,短短的几句话,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反复听,重复唱,每次去KTV我们都会来个小合唱,刚开始只觉得好有仪式感,一遍遍的熟悉这首歌的旋律,一遍遍的品味歌词里的意思,。等到终于听懂它,也读懂身边的舍友时,这首歌却又目送我们告别了彼此。
即便我们有很多共同美好的回忆,大多数时候还是会有各自的生活轨迹,我们彼此也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偶尔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我的513,说我神秘,我心里的记忆刺痛了我,我也不想,可是我没办法,我只是不想提起以前的事而已。我给她们申请QQ号,一起去KTV,这些都是高中的常事了 ,某次闲聊,和她们一比较,我发现原来我是个坏孩子,真的好想哭。
刚去学校的时候我和小小常常在一起,军训结束的时候还单独合了影,她个子很小,我又长得高,她给我的感觉很像初中时的一个同桌,也是个子小小的,本能的就生出一种保护欲,后来发现小小能力很强,不管是学习还是与人交往,她其实并不需要我来保护。后来我觉得我是把高中时的老妈子心态转嫁到了小小身上,我自认为我是个很不错的朋友,可事实上我并没有那么重要。
有段时间和咖喱、小白菜一起去上课,一起去自习,老大给我留言说看见我们三个在一起很好,我突然就害怕起来,怕这样的距离太近了,怕交了朋友最后会让大家受伤,所以我有意识的开始隔离自己。最后一年,除了宿舍的集体活动,大多数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一个人去操场和男生打篮球。每逢周末或者节日,她们和男朋友去约会了,我就一个人待在宿舍看借来的各种小说,也有时候会被拉着去当电灯泡,顺便蹭顿饭吃。
我尝试着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去想太多的事,也不在乎太多的人,当然也不想别人在乎我,我只是想把那里当作自己的一个落脚点,毕业了走就行了,我把自己的情绪藏起来,用女汉子的形象告诉她们我很开心。
临毕业的时候我们也一起去了西岩山看牡丹,去了玉湖公园拍很多的照片,也去了KTV唱属于我们的“萍聚”,看着她们为了离别在哭,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我没有难过,我也不想假装,本就是要各走各的路,以后能不能见面也未可知,既然如此,不如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可能对她们来说,我的心肠着实硬了点,也不近人情了点。
我不知道朋友在我的心里该怎么去定义,我不希望谁告诉我说我们是朋友,因为我保证不了,我们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我只希望当下的我们好好的珍惜现在的感情,至于以后,我不敢想,也不想去想,只要留下那些记忆就好,就像有个朋友说的,“朋友不一定常联系,但要时刻记在心上”。
时至今日,我还是喜欢听这首“萍聚”:
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
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
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
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
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