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中有多少种交流对象》
交流在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交流的演员绝对演不好戏。交流就必须有交流的对象。
其实交流的对象并不一定非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也可以有很多种其他类型。
首先还是最常规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演员与演员相互交流搭戏是表演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而且人和人之间交流的类型也有多种。一种是单人对单人的人交流,这种情况也最常见。一对一的交流需要演员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手身上。做到真的去听对方说话,真的去看对方的动作, 真的去感受对方的情感情绪等等。不要因为在台上就过度紧张,要想平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一样, 但是又有更专注用心的去感受更快速的去反应。做到有事做有戏搭。要思考怎样行动,才能让对手有戏接下去。“演戏是要相互成全”。
还有就是演员一个人,面对很多人,这就需要提高音量加大动作以增强自己的能量。因为一对多单人的一边本就显得势单力薄只有你一个人的气场对抗或压过对面的气势,才能使他人接收到自己的表达将观众与对手带入自己的情境,让别人跟着自己的人节奏走。
还有可能是多人对多人你处于一群人之中,面对对方的几个人或是一个人。比如你的飞机将会晚点一整天,你加入了一群像机场抗议表示不满的乘客之中。这是要注意:“人动我静,人静我动”因为和一群人大同小异地发牢骚不会让看表演的人注意到你。只有站出来做一件,其他人都没有做的事。比如大喊一声“都别吵了”让冲突的双方都停下来,为自己争取表演的空间。比如说一段有情有理的话替双方分析发生事件的客观原因,使双方达成都能接受的和解,既让看的人清楚的看到你的表演,又传达了以“和”为贵的正能量的思想。
还有一种交流对象是道具。演员的表演一般来讲少不了,道具比方说:一部电话一封信一扇窗户一把手枪等等。有时可能演员一个人在台上那么在缺少同伴的情况下,就需要利用道具来演戏了。比方说,来了一通电话,那么电话那头的人物都是虚拟的,演员通过接电话时的各种反映:表情,语调,动作等等,来向观看者描述电话的内容。有时在有搭档情况下,也是要和道具产生联系的:比方说,两个特工争夺一个文件,一把手枪。两个被困沙漠的人共分最后一瓶水...道具是帮助表演建立真实感的重要媒介。
还有空间实际上也是交流的对象之一。舞台比不了真实场景,如何布置空间,观众是不好理解的。因为有些道具难以还原真实。但如果演员的空间感和带入感好则可以通过走位和各种表演将空间设计清晰地展示给观众。以弥补场地的不足
还有一种我不知道能不能称为交流对象,但还是想提一下。戏剧起源于古代宗教的祭祀活动,参与祭祀的宗教人员进行一系列的舞蹈与歌唱像天上的神转达人间的祈求。在古希腊的剧场中央会摆上一把空的椅子,那是为神准备的。这两个事情都证实了一点:演员的交流对象可以是神灵。上台表演的演员要做到“心中有神灵”要明白自己的表演不仅是给观众,也是给神看的。要做到百分百的专注于敬畏,明白舞台的神圣性。
还有一种交流对象是不真实存在的虚拟对象。我们在台上说独白,很多就是给不存在的对象所说。这种对象并不真实存在于舞台之上,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他是你虚拟出来的,好的演员的行动会让观众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不真实存在的对象。面对不真实存在的对象,演员要加强自身的信念感。
以上就是我所总结的表演中的几种交流对象。
东明星光表演班学员:戴鑫浩
2020年3月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