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00 #概念#心理学#情感激发#
说服,是讲道理好,还是讲故事好?
见
欧阳是一名500强的员工,公司里有很多优秀的同事,大多还都是从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的,她总觉得同事很聪明,而自己很差,经常跟自己说不能这样混下去了,不要在堕落了,然而始终处在“道理我都懂”的阶段。
后来欧阳改变了,来自于情感触动,童年的一段往事使得她跟自己和解了。
她回忆说,6岁时候的每周六,会跟两个小朋友一起去同一个老师那儿学习钢琴,三个小朋友的妈妈也因此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孩子,名为讨论,实为妈妈们间的暗暗较劲,她妈妈又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
一天,她因为琴没有弹好,错了几个音,妈妈很生气,没有接她回去而是让她自己回家,现在回想起这一段经历,欧阳觉得她现在做的跟妈妈当时做的完全一样,让自己陷入了跟同事之间的比较战争,她意识到她对自己的谴责并非是她内心所需要,而是她妈妈的需要,由此她心中多了一份对自己的爱和怜悯,这一份理解是驱动内心大象改变的重要来源,也是欧阳跟自己和解的来源。
感
理智与情感如同骑象人跟大象,它们各有各的主张,但是往往情感的力量会更大一点。情感既有焦虑,恐惧,内疚,内疚这样的消极情感触动,又有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样的积极情感触动,内疚和自责会降低你的自尊,让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唯有对自己的爱和期待才是触动大象的改变力量。
欧阳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从消极情感触动到积极情感触动改变的过程,当我们说的“道理我们都懂”的时候,实际你想表达的是你的道理我不想听,他已经把道理放到了很远的地方,跟他无关的位置上,所以你知道了再多的道理你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唯有触动自己内心的爱和期待,内心的改变才能有心而发。
思
说服他人,是讲道理好,还是讲故事好?
讲道理引发的是逻辑思考,讲故事激发的是情绪的变化,如果配合提问使用,就能唤醒内心更强大的大象。
故事除了是一种有趣的娱乐情节,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外,站在人类演化的大视角上,它还贯穿了人类的整个进化历程,是人类必备的一种生存工具。
它是人类处理外部信息最原始的方式,是人类向自己交付确定性的工具。故事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成为人类处理外部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基于想象力而不是理性思考的思维方式,已经陪伴了人类上万年,它早就根植在人类的基因里。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故事才是最适合人类心智的信息模式。同时,它也是人类向自己交付确定性的工具,人类通过故事来理解外部世界的因果关系。
行
由此可得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工具来改变情绪,完成我们的说服工作。
1,抽身而出,通过讲述第三者在相似的情绪的故事,让听者自身产生共情,接纳当下的自我。比如说通过讲诉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让你这么做的用意
2,视线回拉,通过让别人讲自己的故事,后使用迅速的拉回现实的问题让对方发现谬误,接纳当下的自我,比如文中欧阳的故事
3,情境直击,这种方法是上师启发弟子证悟心性时使用,能使弟子在当下的故事流中顿悟,需要掌握上述两个能力后使用,这种启发需要在实际生活场景中使用。
前面两种故事工具就是接纳和爱的工具,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启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