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快速看了《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之前听过一次,现在已经忘了很多。重新阅读纸质书,感觉还是不一样些。
首先,采用5分钟快速地浏览了一下封面、封底、作者和书籍简介、推荐理由等。
其次,精读了两个章节的重点内容。粗读了其他章节。
觉得自己没记住多少,但总归有一个印象在脑海里,也的确对我的育儿观念起到了颠覆性作用。
顾名思义,“无条件”和“有条件”是相对的。它们二者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简单解释一下:“他们做了什么”意味着孩子的行为需要符合父母的期望,达到父母预期的目标。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而“他们是谁”意味着孩子就是孩子他本身,无论他做了什么、成功还是失败、有无违背父母的意愿等,他都会平等接受到父母的爱。
显然,前者是有条件的,而后者是无条件的。
当我阅读到这些内容时,我真觉得作者好像就在我身边观察我是怎么带孩子的一样。他提到的大多数例子,或者做出的某种假设,都是我目前正在经历的,且困惑不知所措的。
这也许,得益于作者的经历。他本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参与了孩子的成长。也做儿童教育方面的咨询工作,接触了大量的案例,知道教养孩子过程中会碰到的各类挑战。所以,才能如此真实地描绘出场景。
作为新手妈妈,现在小孩一岁多一点,也才学会走路。确实比婴儿期调皮许多。一点不听话,喜欢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属于探索欲望最强劲阶段,但是又没有危险意识。
我目前被她搞得精疲力竭,常常控制不住情绪,动不动也喜欢大吼大叫。不经意间就陷入“有条件养育”的漩涡。尽管我冷静下来后,会有意识地察觉某些行为不对,但看到短暂性的效果,也就任自己所为。
但实质上,这是我缺乏对这一阶段孩子成长发育特点的认知所导致的,并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
书中提到作者的一个朋友总结自己为人父的心得就是:无须计较对错。
我觉得很受用。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牙牙学语的幼儿,她连她自己在做什么都分不清楚,又怎么会意识到行为为此带来的影响呢?
作为父母,我们要把握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彻底接纳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事实。
在道德和法律约束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随孩子天性发展。不过分地干预甚至控制。
天马行空说了一点,简友们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