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就遇到关于课外补习班的问题。在今天上午的学而思数学补习班上,坐在边上的一位妈妈在谈到自己儿子时,说:“今天下午的学而思英语补习班,我儿子不想上了,我想想也是,孩子几天来挺累的,就给他请假了。”然后,她告诉我,从周五放学到周日,她儿子已经参加了两个奥数补习班、一个语文补习版、一个国画班,还有一堆学校的作业等着要完成。
而我算了算大女儿,其实她参加的补习班也不少,其中固定的是每周五傍晚的舞蹈课、周六上午的钢琴课和下午的英语课、周日上午的数学课,此外这个学期开学以来为了备战五星全能比赛还坚持参加了周三晚上的英语补习——这个补习从第一堂课的20多人到现在只有3人还在坚持了。她妈妈也劝过她是不是就不要参加了,因为从学校赶往补习班其实路程很远,每天上学也要赶半个多小时的路,特别是周三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压力其实挺大的,但大女儿坚持要参加。为了参加这个补习,周三那天她会特别抓紧时间完成回家作业,其中还特地使用过一两次回家作业的“免做卡”,免做了一些抄写作业——这也是她反对我贬低“免做卡”价值的最有力“武器”。
事实上,大女儿其实对学而思的语文补习班也非常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大量阅读的影响,她对语文补习的兴趣可能要远大于数学和英语。在今年初的寒假期间,她就坚持读完了一整期的语文补习课。当新学期开学时,我们询问她是否还要继续时,她表示要坚持读下去。后来实在安排不出时间,在让她对自己双休日时间的安排中不得已放弃语文,主要原因是她可以通过日常课外阅读来弥补这些她感兴趣的知识。
那么,孩子究竟需不需要上那么多的补习班以及各种培训班?
这里涉及到很多父母对养育孩子的基本观点:孩子怎样成长并依靠什么生存?对于这一问题,1000个父母可能就有1000个答案,而且相互间可能根本也无法说服。而我的观点可能比较简单,即“生而为学”:孩子出生后就依靠着各种学习来成长——学习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学习用耳朵聆听这个世界、学习用双手触摸这个世界、学习用双脚丈量这个世界、更学习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这个世界。正是在学习中,孩子一步步地成长,并最终习得他赖以生存的各种技能,而这些技能的源头是学习能力。因此,我不介意把学习称为孩子成长的“元任务”,而把学习能力称之为人生的“元能力”。
如果认同并接受这样的观点,我想上面的那个孩子要不要上补习班和培训班的问题似乎就不难回答了。当然,孩子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只有上补习班和培训班这样一个途径,但谁都不能否认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父母当然可以带着孩子去参与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学习,让孩子不仅仅囿于一间教室中去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父母本身对待学习以及培养学习能力的态度。
我对那些反对孩子参加补习班、培训班并亲自带着孩子投入到更鲜活的学习中的父母表示钦佩和敬仰;但对那些一面反对着孩子参加补习班和培训班,一面却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或者带着孩子参与毫无价值甚至有负面影响的活动的父母不予认同。他们反对补习并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教育责任和负担。
正如我一直表述的观点那样,父母对待补习的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的态度。如果父母足够重视学习,就一定会陪着孩子把握住各种学习的机会、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至于是不是到补习班,倒未必重要。而那些能够在周末放弃自己的休息,陪着孩子坐在课堂内参与到孩子学习中去的父母,如果他们在对待学习上的态度是认真的,孩子也一定会感受到父母这份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树立起自己对待学习的信仰并化为学习的实际行动,因为从本质上讲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学习的。因此,我不赞成那些父母坐在课堂内却戴上耳机看片子的行为,因为孩子在前面不经意的回头,会看到父母的行为,能感受到父母对待学习的轻视,也会破坏孩子对待学习的信仰和行动,那花那么多钱去参加这个补习和培训又有什么意义?但凡参加补习和培训没有成效的,大体问题都出在这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