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快上课时,转校生蕾在我身边嘟囔:郑老师你好香啊,是生的男孩吧?心里很诧异她的想法,但因为铃声响了,没来得及回应她。
中午带午餐时,蕾又说:郑老师你生的是弟弟吧?我摸着自己肚子说:可是郑老师还没有生宝宝诶……
很想知道蕾为啥会有这个结论,也想着这应该是个比较轻松又舒适的社交互动话题。我就此展开了互动。
我:你们知道吗,要先结婚才能生小孩哦,猜猜郑老师结婚了么?泰未加思索马上说郑老师没结婚呀,宇随后也大声附和到肯定没结婚!
我很诧异他们的笃定,并清楚得记得请婚假时提前告诉了班上的同学。我边笑边问:你们为什么觉得我没结婚?难道因为我还年轻?
婷一边拿着勺子,一边指着我说:对对对,你就是很年轻很青春很美丽呀!(她说得相当的真诚,哈哈哈)
听完她的答案,我趴在讲台上笑到不能自已,跟学生们讲:你们总这样夸我,我会膨胀的!
几个学生并没有接我的话茬,他们自己开了一个新话题:郑老师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结婚。宇说:我知道,我给郑老师介绍我认识的朋友吧,带给郑老师看看。“是谁?”郑老师本人表示很好奇。
随后,宇的答案真是让我大跌眼镜。“是我爸爸呀!”我哭笑不得:不行哦宇,你爸爸已经和你妈妈结婚了,他们结婚后才有了你和弟弟妹妹”。
“那我大伯可以吗?”宇追问 “当然不可以,你大伯也和你伯妈结婚了呀,宇,每个人只能和一个人结婚,并且结婚要两个人都愿意才可以。”可能他一知半解,但我要告诉他。
“那我弟弟吧,我弟弟很可爱” “郑老师知道你弟弟很可爱,但是你弟弟还是小学生呀,法律规定男生结婚要在22岁以后呢”
宇咬了口藕夹,吃完后问我“那怎么办,我们家没有别的男生了,只剩下我了,我长大后要和W美丽结婚的”
知道宇习惯和我开玩笑,我笑着说“还和W美丽结婚,你这是想的美呢” “哈哈,我就是这么想的”宇也没生气,继续吃着他的藕夹。
“同学们,郑老师已经结婚啦,我们俩个人年纪差不多,郑老师喜欢他,他也喜欢郑老师,我们谈恋爱时觉得很幸福,所以决定结婚的。”我停下来看了看大家,继续说“你们长大以后可能也会结婚,俩个人最好差不多大,互相喜欢,在一起开心,你们的爸爸妈妈祝福你们,这样结婚才有可能是快乐的”
婷马上大声地对宇说:“你看,郑老师都说了,要都愿意,W美丽不愿意和你结婚的”,宇切了两声。
“长大后你们也可能一直没有结婚,还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你们也能过得快乐,郑老师希望你们能一直像今天这样快乐,蕾,你呢?今天高兴吗?”
“还算高兴吧,可是我什么时候回家”,“下午下课后就可以啦,郑老师觉得你和《夜色》中的同学都好勇敢,你敢自己一个人来到新学校,郑老师很佩服你!”蕾还处在对新环境的适应期,偶尔释放的焦虑和固执,是给我们的考验也好,教育机会也罢,都需要我们一起走过。几个学生陆续吃完午餐,他们开始自发完成中午各自的值日,我们的聊天告了一个段落。
这段发生在午餐间隙的小故事,是特别的,这是我们第一次探讨关于结婚的话题;也是寻常的,我们经常有各种天马行空的互动,我希望我们一直能平等对话,平等沟通,一起成长。当然,如果能一直在他们的“甜言蜜语”里迷失,更是别样的幸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