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占位子》,抢C位说明你在教育中有“穷人思维”!

热闹喧嚣的春晚又落幕了,让你印象深刻的节目有哪些?是葛大爷现场表演葛优瘫,还是魔术师刘谦的神奇酒壶……其实,整场最触动我的是开心麻花上演的现实小品《占位子》。

“占位子”所代表的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并非夸张。我想,这会不会产生学校把座位资源明码标价,公开拍卖给家长的魔幻新闻呢?还真不好说。

《占位子》讲述了几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占“C位”的故事。

马丽家卖掉大别墅换了一个50平米的学区房,老公辞职在家辅导孩子功课;沈腾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打三份工、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连孩子已经三年级了都不知道,开家长会走错教室。

我忽然想起,我小时候上学的情景。

那个时候,没有学位房、国际学校,没有补习班,兴趣班,家长基本上不会去抢夺教育资源,重点学校也基本上要靠孩子自己凭能力去考取。

我清晰地记得,上小学大家都选离家最近的,到了初中凭成绩考入重点;到高中的时候,我们全校九个班级,专门有一个班是成绩不够多交学费的,我记得差一分要交1000元。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就算学校把好的资源明码标价,能够购买的家庭也是少数。

渐渐地,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能够购买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多了起来。于是,国际学校、贵族学校应运而生,能上公立学校的学位房也水涨船高,学校里的精英班、尖子班的名额也紧俏起来,当然了,一些学校把班干部、三好生的名额也标出了价格……

所以呢,小品中的“占位子”所代表的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并非夸张。我想,这会不会产生学校把座位资源明码标价,公开拍卖给家长的魔幻新闻呢?还真不好说。

但是,别忘了一个事实,就是教育资源本身,并没有随着其市场价格增加而变得更好。

什么意思呢?就是30年前的不需要学位房的重点学校,其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抢夺的人更多了,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买的人多了,如此而已。

几年前,我们就写过电影院里的“第一排效应”。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坐着,是可以每个人欣赏电影的。但是,第一排有人站了起来,第二排的人也只能被迫站起来。然后,第三排、第四排……整个电影院里的人都被迫站起来看电影,电影本身并没有变化,但每个人都看得很难受。

其实,现在我们的教育,就是如此。

办学校的,想方设法去把教育资源市场化,明码标价、价高得之;家长呢,只能拼命赚钱,买房买学位,买班级买老师;很多老师因此在学校里不好好教,而在课外去收费。可实际上呢,这些本应该在学校里提供的基本的教育,都被经济异化了。

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前程,家长们砸锅卖铁省吃俭用、抢个头破血流,这些所谓的牺牲,是值得,还跑偏了呢?一个好学校里的C位,真的能换来孩子一个稳妥光明的未来吗?

很多家长,包括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曾经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这个自我经验之中。

即使他们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感受到了教育未来的趋势,也亲眼看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都在进行日新月异的改革——不仅是发达国家,还有发展中国家——

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依然和时代远远脱节了——就像我们的父母一代,对于饥饿和寒冷的记忆一样,他们经历过缺衣少食的年代,所以,就算现在早就衣食无忧了,但是,他们永远会担心我们吃得不够多,穿得不够暖——

我们对“精英的教育”“掐尖的制度”“应试的方式”……同样也存在着盲目的信任。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教育上,有了根深蒂固的观念,有着不可改变的“刻板印象”。

怎么办?我们很是为此头疼,在我们和家长的交流中,在我们读书会的讨论中,在家庭营、独立营的营地里,在我们的写作课堂……我们总会遇到有些家长这样的态度:三川老师、白老师,你们说得很好,也挺对的,但是,我觉得不适合中国,不适合我们的孩子。

我和三川很郁闷: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很优秀的,不用和别人去比较;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用德智体美劳都优秀,也能过得好;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孩子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成绩,并不决定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教育就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我价值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很久。

直到有一天,我买了一本经济学的书籍,叫做《贫穷的本质》。本来,这本书是我研发暑期日间营的商业写作的参考书,我自己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三川好奇就拿过去先看了。看了之后,她很兴奋地对我说:

我找到答案了!很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仍然是“穷人的思维”这种模式。有这种思维的穷人,就算付出了很多的劳动,也还会一代代穷下去;

而在教育上有这种思维,也会让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孩子可能上了很多年学,却没有真正得到教育的好处。他们拿到了知识上的文凭,却还是教育上的文盲。他们的未来,也不会幸福。

我赶紧把这本书拿过来,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经济学者,用了15年的时间,考察了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对全世界近9亿贫困人口(日均收入低于0.99美元)的研究得出的报告。他们用专业的分析,总结出来:

为什们有些人的生活总是困顿的?

这些人,有正常的智商,正常的体力,也有社会的阅历,也没有很明显的恶习。但是,他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他们发现,无论这些人是在中国、印度、印尼、肯尼亚、乌干达……他们的思维模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也导致了他们总是在“贫穷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也就是说,就是他们的生活有了起色,开始好转,但是,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选择,导致他们继续踏入“贫穷”的泥沼,最后在深陷在“贫穷的陷阱”之中。

我看完了书之后,和三川总结出来了六条“穷人的思维”,我们惊奇地发现,有很多和中国教育中所遇到的思维模式极其类似。所以,我们梳理和总结出来,供大家思考、交流。

第一,太过于实用主义。

研究者曾经在印度农村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提供了一堆五颜六色的杂志,让家长从中剪出一些图片,然后拼贴在一起,以表现他们对教育的想法,以及教育能够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什么。

结果,家长们完成的拼贴画大同小异: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黄金钻石首饰,还有各种名车的模型。来自贫穷家庭的家长们,似乎总将教育看成一种让自己孩子获取大量财富的方式。

他们对于任何的东西,都要考虑“有没有用”,而且,是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的“有没有用”。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世界上其实绝大多数国家,都至少提供了免费的六年义务教育。但是,越是贫穷的地方,家长默许的、孩子主动辍学的情况越是严重。在他们看来,教育就是用来找工作的一门技术。于是,当这个技术不能够用来找工作的话,就不用去学了。

但是,用这种极其实用的思维来看待教育的话,即便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学到了技术,找到了工作,往往也会因为“技术的过时和淘汰”——那几乎是必然的——而再次面临着失去工作,重新回到贫困的局面。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些40岁左右的中年人,因为技能上的落伍而失业。由于没有继续学习,断层太多,重新学一门新的手艺,为时已晚。这个年龄去从事体力工作也没有了可能。就像那个在高速公路上当了十几年收费员的大姐的哭诉:我什么也干不了了!

很多家长还停留在“养儿防老”的思想境界,认为生了孩子就是要看孩子长大后会回报给他们多少钱。他们经常用来逗孩子的话语,就是“我现在对你这么好,你以后有钱了,要不要给我买房子呀,要不要给我钱花呀?”

一旦孩子顺着他的话说,就会夸孩子“懂事,孝顺”,否则的话,就会骂孩子“没良心”。

他们对于教育,也是如此,要看投入产出比。哪个学校就业好,哪个专业赚钱多,这才是他们对教育的最高标准。但是,抱着这样的穷人思维的人,往往是最后在教育上吃亏的人。

所以,你会看到,越是终身学习的人,把教育当作人生的一部分的人,会越来越富有,而把教育当作手段,当作敲门砖,当作垫脚石的人,会越来越贫穷。

第二,不相信简单而美好的东西。

“穷人常常拒绝我们为其想出的完美计划,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些计划会有什么效果”。

在非洲,因为疟疾肆虐,每年大约有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有一种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10美元一个,可以有效使用五年。但是,就算是免费发放给他们,真正的使用效率也并不高。

痢疾的治疗,早就有了极其简单而廉价的药物,如用开水、糖和盐混合的口服补液。但是,在印度,根据联合国儿基会的资料,在5岁以下的痢疾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服用了口服补液,印度还是每年有150万儿童死于痢疾。

原因呢,就是大多数母亲都不相信口服补液可以治病,他们想得到自己认为能够治病的药——抗生素和静脉注射。医务工作者每年都会看到很多儿童因此而死亡,但他们却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防止疟疾的专用蚊帐。

就像很多印度和中国的很多农村,一旦发烧就要去医院打抗生素、输液一样。当医生告诉他们,有很多的症状,其实只要回家休息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如果不注射药物,就坚决认为医生是在欺骗他们。

于是,他们会打更多的针,吃更多的药,买昂贵的保健品,会相信很多的偏方,而不愿意相信,很多能够解决他们最迫切问题的途径,其实是简单而美好的。

同样的,在教育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天价的学位房,十几万几十万一平米,他们趋之若鹜;一节课几百元的奥数培训班,他们连夜去排队报名;一天学会书法的广告,总是能够吸引他们……

实际上,他们只要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多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聊聊天,就可以取得比学位房培训班有效得多的多的教育效果,可是,他们却偏偏宁愿相信那些“摸得着、看得见、花了钱、费了事”的教育方式。

第三,只注重眼前看得见的东西。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虽然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穷人的思维”模式上。

经济学家加里·贝克说:拥有财富可以激励人们投入时间,变得更有耐心。其言外之意就是,贫穷会永久地腐蚀人的耐心。

储蓄太漫长,放弃;教育太漫长,放弃;健康太漫长了,放弃;改变太漫长了,全部都放弃。

我们眼中穷人的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我们会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那些买烟草酒精垃圾食品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

然而,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他们只关注当前,得过且过,而不关心未来会发生什么,哪怕是美好的事情。

很多穷困的家庭,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因为预防这件事,太长远了。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又会选择超出正常的昂贵的治疗上,比如购买没有治疗效果的各种保健品上。

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我想,在中国算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了吧。

每次,我看到家长对幼升小着急,孩子为小升初掉层皮,为高考丢掉半条命——可以说,从孩子还在娘胎里的时候,父母已经把孩子的成长精确地划分为每一个阶段了。

然后呢,家长们就开始根据这个时间表,做一件事,就是“倒计时”!为了达到阶段性的目标,其他的都可以舍弃。

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我在任何的场合,学校的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社区活动中,更不用说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上,还有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我就没有见过几个淡定从容的家长,大家都跟拼命似的争夺每一个小小的目标。

对此,我有一个总的判断标准:对长远有好处的,不要怕短期内的坏成绩。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爱画画,如果很早就学了素描,当然可以快一点出成绩,但是,也会束缚孩子的艺术感觉,甚至,因为过于刻板和枯燥而丧失了画画的兴趣。那么,还不如先放弃掉短期内的成绩,看人家孩子画得好也不要羡慕,至少,你的孩子一直都还保持着画画的乐趣。那么,至于孩子以后是否主动要求学习更多的画画技艺,让孩子自己来把握就好了。

其实,无论是三川写的“二十年后的同学会”,还是我在“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的文中,都在反复地强调:

家长的眼光要放长远,格局要大,毕竟,一个人的幸福,是童年的种子决定的——每个阶段为了长得快,化肥施得太多,会出问题的。

第四,多余的钱花在烟酒上,多余的时间用看电视、游戏上。

要看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看他的多余的钱用在了哪里、多余的时间用在了哪里。

无数的调查显示,越是穷人,越是会把钱用在“阻碍他们上升的地方”。比如,他们很少去购买书籍,获取信息,观看演出,学习技能……令人惊异的是,就算是很多的极其贫困的人群,一旦有一点闲钱,多用于购买糖、烟草、酒精上。

乔治·奥威尔在描述英国穷人的生活时说:

特别遗憾的一点,你手里的钱越少,你就越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当你陷入失业状态,你并不想吃乏味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点儿味道不错的东西,总是有一些便宜而又好吃的食品诱惑着你。

在世界各地,实际的贫穷救助的工作中,出现被救助的人,把救助款和物资,用来喝酒和赌博的情况比比皆是。

贫民窟抽烟的少年。

越是贫穷的人,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哪怕是在摩洛哥的一个偏远山村里。他们一年只有70天的农活儿,30天的建筑活儿。那么,剩下的很多时间,他们的生活就是看电视——他们的家里连温饱都还没解决,家里没有水,但是他们却整天在那里看电视,家里甚至还有专门的天线和DVD播放机。

这几乎是他们贫穷的基因,伴随着他们生活周而复始。

我其实并不知道中国家庭中,家长在家里当着孩子面抽烟的有多少,也不知道家长回家后,每天坐在那里看电视的时间有多少——或者,自己打游戏的时间有多少。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当我们有了家庭,也奋斗到了一定时候,得到了一些物质的条件之后。

最应该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能再把自己当作单身汉每天抽烟喝酒应酬不回家,就算回家也不陪伴孩子和家人,那么,我们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其实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摩洛哥的贫民区

第五,相信优胜劣汰的教育,是公平的。

穷人的家庭,往往把教育当作一种彩票,而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去上学,万一学得好,考入了名校,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当然,如果学得不够好,没有考上名校——这个几率更大一些,那么,也就认命了呗——就像是买彩票一样,没有中大奖,也怪不了谁。

所以呢,在穷人的多子女的家庭,往往不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往往是孤注一掷,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认为最有前途的孩子身上,确保这个孩子接受足够的教育,而不是将教育的投资分摊给所有的孩子。

不仅家长们将希望寄托在某个聪明的孩子身上,可怕的是,很多的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个的教育体系也都包含着这种思想——反而,往往越是富有、发达的西方国家,越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在贫穷的地区,教师们仍然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为艰难的考试培养最优秀的学生。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师的作用就是保证学生顺利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而不是在那么几次考试中脱颖而出。

于是,教师会忽略成绩落后的孩子,家长也自认倒霉不再对孩子的教育感兴趣。他们就产生了一个本来可以避免的“贫穷陷阱”。他们对孩子的放弃,导致他们永远也不会发现,这个孩子或许能够取得成绩。相反,那些不愿意放弃孩子的家庭,一般是富有的家庭,会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

这其实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在那些中途退学,或者被学校和家长“过早放弃”的孩子,很多(或许大多数)都是某种错误评估的受害者。

可惜的是,作为受害者的家长,反而是受害者的推手——问题是,没有人去做最应该做的事情——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长处!

要想建立一个能够向每一个孩子提供的学校体系,首要的一步或许就是,认识到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其现有的学生,而不是他们可能想要的学生。

第六,想让孩子受教育后拿铁饭碗。

这一条太特别了,值得把它单独作为一条。

研究者对全球穷人展开的调查中,问了一个问题:你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结果令人震惊。无论他们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穷人最常见的梦想就是,他们的孩子能够成为政府职员。穷人并不期望孩子成为企业家。

比如,在马达加斯加,640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们曾经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70%的家长认为,一名中学毕业生会得到一份政府工作。

对“政府工作”的特别憧憬,表明穷人对于稳定的一种渴望,一位这类工作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一般都很稳定。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就是穷人往往自己没有一个固定收入的工作,并因为这个原因吃了很多的苦头。所以,当他们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设想的时候,公务员就是他们对“好工作”最极致的想象了。

我有时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很多并不贫穷的家庭,也会要求孩子受教育之后去考公务员。我猜测,这或许是他们认为公务员体面、工作不辛苦又稳定,或者是看到某些公务员得到了人生中不应得不合法的回报,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现实的环境,已经不会允许再出现那种情况了。

不过,按照应该出现的结果,是家境好一些的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才是对。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最为追求的目标:就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如果说穷人家的孩子做不到,那么,家境好的家庭应该让孩子去尝试。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总结下,我所认为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

眼睛向内,而不是向外;关心孩子,而不是关心外界;更了解你孩子的特性,而不是去抢夺外部的教育资源;更寻求孩子生命的价值,而不是用别人的标准去衡量;更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追求一个结果。

祝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生命,幸福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76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6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6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32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1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3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2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学识上和收入上,已经很富有了;但是,他们在教育上,很可能还是“穷人的思维”。前几天,我和三川一直...
    喜艾宝妈阅读 386评论 0 0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经济学者,花了15年时间,考察了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对全世界近9亿贫困人口(日均收入...
    一号大人物阅读 253评论 0 0
  • 首要当先,得说一下选修,好吧确实下学期课蛮多的,还有呢:这个机器人选修课,确实很好,自己是水,但是看到大一如此认真...
    FMSH_ab52阅读 153评论 0 1
  • 中午喝得有点多,想起一个人,想给她打电话,最终还是没打。我想向她撒娇,可是她会听吗?哈哈。我不知道。我不缺少勇气,...
    xxwade阅读 450评论 0 1